近年来,人工智能开发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突破,人工智能与医院、物流、安防、教育、交通、金融、种植等领域的结合,正推动这些行业不断进步。以医院为例,先进医疗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创新融通,催生了医院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而且节省了医务系统的运营成本、管理成本、人工成本,推动医院从数字化医院向智慧医院转变。人工智能在无人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运用也日渐成熟。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运用和逐步普及,能够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代替人类进行体力劳动甚至一部分脑力劳动,很可能会向温暖人类心灵的方向迈进。这涉及人工智能的“人格化”。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人有情感、有人格,这是机器和机械系统所不具备的。人工智能迈入深层次发展阶段后,能否实现“人格化”而拥有情感?答案尚不明确,但人工智能的“人格化”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所谓人工智能“人格化”,是指在重视人工智能完成任务和强化功能的同时,强化人工智能的“情商”与“情感”,使其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未来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使用者语言、行为的长期统计和分析,为使用者遇到的情感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与人类的“情感”链接。这种“情感”链接能够在人们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给予其心灵慰藉,让人们感受到身边还有一个理解自己、关爱自己的“人”。人工智能技术要达到这种效果,实现“人格化”,仅仅会分析、计算还不够,还需要具有“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当人工智能在感知到人们的需求时,无需任何指令就能主动去“询问”“关怀”和“交流”,并能独立处理原本应该“人为”的事件。那时,人工智能就可能从运算智能、感知智能阶段发展到认知智能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能温暖人类心灵的阶段,一些问题也将相伴而生。比如,这些“人格化”的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人类的决策,甚至改变人类的决策。再如,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提供的情感慰藉,会衍生出相应的伦理问题、心理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当然,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会十全十美、一帆风顺。被人类赋予智慧的人工智能,其发展方兴未艾,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我们要把握好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回答好人工智能发展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努力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