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愚人节这天,“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HK:01210)披露了2019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全年实现营收5.49亿元,同比减少约17.34%;全年亏损2.07亿元,关店110家,资产负债率提升到87%。
业绩报告发布后的第二日,蓝鲸财经记者发现,其在港交所的成交量已持续6日保持0记录,当下股价跌至0.17港元,总市值仅为1.72亿港元。
外界对于公司业绩的态度,直接反应在了股价上。连亏7年的克莉丝汀,似乎在资本层面的处境不容乐观,股价长期处于低位。
对此,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接受了蓝鲸财经记者专访,他表示:“作为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本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随着一些追求赚快钱的基金进入,管理层出现分歧甚至内讧,导致很多战略无法实施,最终掉队。”
与此同时,清明节期间,克莉丝汀青团还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多病缠身”的克莉丝汀似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多项指标不乐观:营收毛利下降,负债率过高
公开资料显示,克莉丝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克莉丝汀”或“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烘焙产品连锁经营商,自1993年起生产及销售烘焙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面包、蛋糕、月饼及点心,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资烘焙企业之一。据了解,公司主要在长江三角地区的黄金地段及主要城市进行营运,包括上海、江苏省及浙江省。
2012年,克莉丝汀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被称为“烘焙第一股”。据了解,当年也是公司成立20周年,可谓双喜临门。
可惜好景不长,上市后的第二年,公司便陷入亏损困境,且这一陷就是7年。
2020年4月1日,克莉丝汀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共计亏损2.0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几项核心指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营收同比下降17.34%、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8%,受收入及成本下降幅度不同的影响,毛利受压缩,同比下降19.25%,毛利率微降,为43.53%。
关于收入减少的原因,克莉丝汀表示,主要因公司2019年持续实行关闭绩效不佳且租约到期门店的策略,共关闭旧门店117家,期间虽也开设新店7家,门店总数仍从2018年底的586家减少至2019年底的476家,净减少了110家门店,销售点的减少及新开店运营时间尚短影响了收入。
事实上,除了在门店上进行缩减外,克莉丝汀还在产销规模和员工人数方面进行了缩减缩编。报告显示,2019年12月31日,克莉丝汀员工总人数为3306人,较前一年减少了1039人,人员结构维持大部分为零售门店销售人员。
除以上数据外,公司的高资本负债率也引人注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克莉丝汀的资本负债率(按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计)为87.39%,较前一年增加了24.86%。对此,克莉丝汀表示,主要因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下降、银行借款增加及预付卡券销售收入降低,减少了银行及现金余额,导致资产快速减少,提升了负债率。
由此来看,各项指标数据似乎都指向克莉丝汀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且这一问题正持续“拖累”着该公司。好好的上市公司为何会衰退成这样?曾享誉“烘焙第一股”的克莉丝汀究竟是怎么了?
盲目扩张酿苦果,管理层内讧限发展
作为开启内地烘焙店连锁模式的第一企业,克莉丝汀曾有过一段较为辉煌的经历。
据了解,公司的大本营主要是长三角地区。自1993年起至2012年,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崛起,克莉丝汀这家仅靠烘焙行业起家的企业也随之快速扩张,直至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烘焙品牌。
蓝鲸记者点进克莉丝汀官网,在企业荣誉一栏,看到了公司过往取得的种种优秀成就。2007年至2011年间,公司曾获得多个奖项:中国烘焙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品牌奖项、优秀企业、2009年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百强企业等等。但从日期来看,这些奖项基本集中在公司上市之前,上市之后的日子克莉丝汀似乎有些“归于平静”。
奖项追求方面的“平静”并不代表公司在战略发展上也保持“平静”。克莉丝汀于2012年筹备上市,并在此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扩张计划。
据悉,在最高峰时,克莉丝汀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一千家门店。但据此前媒体报道,克莉丝汀最初近1000家门店全部为直营店,成本过高。此外,公司定位上也出现了偏差,定位高端,但扩张的城市却是二三线,甚至是三四线城市。
而盲目扩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业绩下降。继2013年亏损3700万元之后,克莉丝汀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再度下滑,全年共计亏损1.51亿元人民币。
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后,克莉丝汀开始“反省”自己的扩张计划,并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关闭部分亏损门店。直至2019年末,克莉丝汀门店数量已减少至476家。
业内人士表示,门店数量的减少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克莉丝汀降低了成本,但同时也使公司营收下降。目前来看,门店缩减导致的公司收入下降速度大于成本,这使得公司仍然保持亏损状态。
事实上,关于公司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除扩张失败外,外界还有观点认为与克莉丝汀高层内部矛盾严重以及股东不和高度相关。蓝鲸记者就此采访了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对方认可了这一观点,他表示克里斯汀作为“烘培第一股”,本来应该是非常好的企业,而这几年财报数据变差,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罗田安介绍:“五六年前,曾有小基金进入克莉丝汀,但后来发现,我们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资本追求短平快,只要能挣钱就行,而我是希望公司能长远发展。立场不同使得我们的目标出现分歧,股东董事会之间也渐渐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发展到后面,公司高层内讧严重、管理层频繁变更,这些都使得公司动荡不已、经营不安定,同时也没办法去大胆的去制定策略、推动发展,因而才走到今天这一个局面。”
克莉丝汀官方表示,由于罗田安先生只是公司的股东,也非担任公司董事,所以他的发言仅代表其个人立场和说法,无法代表公司,公司对此持保留意见!
连亏七年,股票无人问津,克莉丝汀回天乏力?
持续7年业绩亏损、接近一周股市交易量为0,股价低迷,如今的克莉丝汀似乎正面临着存亡危机。负债持续上升、行业竞争加剧,昔日的“烘培第一股”这是要“凉”了吗?
创始人罗田安并不这样觉得,他仍然看好克莉丝汀,并有把握让公司“死而后生”。
据罗田安透露,目前小基金已经陆续退出完毕,公司股东组织和成员结构也刚刚稳定下来,还需要1-2年时间来整顿。此外,管理层内部也已在近期开始商讨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制定战略目标,打算重振旗鼓,再度出发,有信心在不久之后将公司业绩提振上来!
克莉丝汀能否实现“先死后生”?外界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烘焙行业当前正处于零售业的风口,随着城市用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管是作为早餐或是休闲零食,面包市场的空间都越来越大。
风口之下,吸引了不少新的竞争者,他们在产品创新及营销方式上都更有想法,更懂得当下消费者的喜好及需求。而相比之下,作为传统烘培企业的克莉丝汀,产品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坚持中央工厂生产配送的方式使得产品新鲜度不够,未能把握住消费者对于健康新鲜产品的需求,加上品牌老化,公司竞争力似乎显得有些薄弱。
实际上,在2019年半年报中,克莉丝汀曾表示,烘焙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行业竞争激烈造成集团近年来市占率连续下降,品牌知名度弱化使得经营业绩不断下滑,大部分单店营收不如过往。
除此之外,近日,克莉丝汀上海仓汇路店的青团产品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菌落总数超标不合格。据悉,目前该店已无青团产品在售。
业绩下滑、负债率上升、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难题似乎都在考验着这个企业,而这个如罗田安先生说的已经重整旗鼓、整装待发的克莉丝汀,在未来,是将继续滑向谷底?还是实现绝境逢生?我们将持续关注。
关键词: 克莉丝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