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有哪些?怎样预防?

时间:2020-07-15 16:38:30       来源:土流网

农业与自然气象条件高度相关,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界博弈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怎样预防农业自然灾害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中之重。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影响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和对农作物收成起破坏作用的自然灾害。南涝北旱、雨雪冰冻、台风、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低温冻害、洪涝干旱交替发生,且霜冻、冰雹、病虫等灾害也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破坏极大。几乎每年每月都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如何因时因地地科学防灾减灾,灾后迅速反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除了不断提高农业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外,普及抗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能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冻害、大风、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但目前也有向山区、高原延伸的趋势,如今年在西南各省发生的特大旱灾和洪涝灾害。与温度有关的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南方各省、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但目前高温热害也开始向北方侵袭,前几天北京的地面温度达到了68℃,而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则席卷了中国南方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而地处中国中部的神农架,这几年被大风损毁的庄稼也已不在少数。

据统计,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0—870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1~2万人)的40%。特别是20世纪末至今,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1998年的大水、2008年的冰冻雪灾我们一定记忆犹新,而今年的干旱、越来越频繁的沙尘暴更是让我们体现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2、生态灾害

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砍、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因此,合理的开发资源、提高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

3、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在全国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内,病、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紫茎泽兰”、“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云贵高原、江浙一带形成生态灾害。再如这些年在我区发生的马陆危害,核桃害虫、稻飞虱以及当前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农作物病虫害,五号病、蓝耳病、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动物传染病害,其危害程度已不亚于气象灾害,有的已经开始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有不慎,就会引起社会恐慌。

4、地质灾害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而地震因发生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2008年的四川地震、今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给我们的心底加上了一道深深的烙印。在我区,泥石流、滑坡时有发生,松柏铜镲沟滑坡带更是不得不让我们随时警醒。

预防和治理农业自然灾害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抗结合。树立农业自然灾害可持续治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3)分工协作,协同应对。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技,应用先进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臵技术,发挥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作用,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主要农业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对策

(一)暴雨洪涝

洪涝系指某一时段内由于降水过多、排水不畅而产生的洪灾和涝灾,其中洪灾指河流泛滥和山洪暴发,涝灾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成灾,5—10月是洪涝灾害高发期。洪涝灾害发生后,将导致作物叶片变黄,根系发黑、腐烂,生长减慢,植株软弱。

【综合防御对策】

建造高标准防洪工程;

修好田间排水沟;

(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4)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防涝栽培。如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旱作与水生作物比重等等。

(二)连阴雨

持续5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成为连阴雨,常发生于春秋两季。春季连阴雨对玉米播种、小麦抽穗开花、油菜结荚成熟以及核桃、板栗花期授粉影响较大。秋季连阴雨主要影响秋种和秋收活动。连阴雨持续时间长的,将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综合防御对策】

掌握天气气候演变规律,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尽量避免在连阴雨期间进行播种、收获等关键农事活动;

修好田间排水沟,及时清沟排渍,搞好田间管理;

提倡薄膜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实施育苗移栽;

播种、收获季节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及时组织人手抢种、抢收。

(三)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气候现象,主要有春旱和夏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则是旱期长、范围广的伏秋连旱(出现在7—8月,延续到9月甚至10月的大旱)。

【综合防御对策】

根据干旱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在常发生春旱和初夏旱的地方,应改以种植秋收作物为主,夏收作物为辅。在伏旱常发区,调整播种日期,使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躲过伏旱。

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平整土地,深耕改土。平整土地是减少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量的有效办法。在坡度大的地方应栽果树或生态树种,根据当地条件,修高梯田、水平沟或鱼鳞坑,已增多蓄水,保住土壤。

抗旱播种。春旱最主要的是影响作物出苗,因此要特别注意适时播种,获得全苗。?

(四)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是指越冬作物和果树、林木、蔬菜等在越冬期间(包括晚秋和早春),遇到0℃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而引起的植物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动,造成植物体死亡或部分死亡。我区近些年以“倒春寒”为主的低温冻害频繁发生,所有作物均难幸免,尤其是对干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的影响最大,一旦受灾,必然造成减产减收。

【综合防御对策】

掌握低温规律,调整农业布局。根据地问规律,安排品种搭配和播栽期,从农业气象角度,这是防御低温冻害的战略性措施。

利用和改善小气候生态环境,增强抗御低温能力。

运用综合栽培技术防御低温冻害。如地膜覆盖、合理施肥等措施。

(五)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是指持续出现超过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上限的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损害。目前,我区持续高温天气逐渐增多,已开始出现高温热害倾向,必须注意防范。

【综合防御对策】

种植抗性较强的作物;

套种高杆作物,遮阴降温;

适时浇水,通过蒸发散热降温;

覆盖遮阴栽培;

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落花落果。如用2,4-D浸花防治番茄、茄子落花,PCPA(对氯苯氧乙酸)防止茄果类落花等等。

(六)大风

瞬时最大风速≧17.2米/秒的大风,可以造成作物叶片损伤,茎秆折断,植株倒伏,自理脱落,农业设施损毁。一般6级以上大风就能造成风灾。我区玉米最易受到大风影响。

【综合防御对策】

营造农田防护林,减轻作物受害;

合理布局,使作物生长关键期避开大风高峰期;

大棚蔬菜产区尽量搭建骨架式蔬菜大棚,增加压膜线。

(七)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高大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冰雹季节性明显,破坏力强,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3—8月是冰雹高发期,高山乡村易发生冰雹灾害。

【综合防御对策】

人工消雹;

大力种草植树,改善气候条件,减少冰雹发生频率;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准备;

一旦发生雹灾,及时补救措施。

(八)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主要指病、虫、草、鼠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造成农作生长发育受阻和产量损失。受灾害性气候影响,我区生物灾害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综合防御对策:

调整结构,选择抗性强的作物品种;

严格实施动植物检疫,避免外来物种、检疫性病虫害进入我区;

采取高效种养模式,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如开展林下养鸡模式等;

大力开展物理防治,采取黄板诱虫、频振杀虫灯灯方式进行作物病虫害防治;

谨慎开展化学防治。农作物发生生物灾害后,必须及时上报灾情,做到统防统治,对症下药。在实施化学防治过程中,严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等违禁农药。喷药时间安排在早上或傍晚,避开中午高温,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食用和上市销售。

主要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

水稻,要适时排水晒田,注意抗旱防涝,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保墒能力。同时要搞好穗期病虫害防治。

玉米,搞好中耕培土和清沟排渍。及时追施穗肥和培土雍兜,防治好玉米大、小斑病。

马铃薯,选择晴天抢挖收获,力争挖捡干净,丰产丰收。

蔬菜,加强蔬菜水分管理,搞好清沟排渍,及时消除田内杂物杂草,防治好蔬菜病虫害。

主要畜禽饲养管理防灾减灾工作

(1)搞好畜禽舍的通风和降温,做好灾区畜禽圈舍、饲养器具以及周边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

(2)给畜禽充足饮水;

(3)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观察畜禽活动动态;

(4)保证饲料新鲜,尽量在早晚、清凉时间喂料,增加采食量;

(5)搞好畜禽防疫,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炭疽病以及奶牛疫病的防控,进一步加大畜禽补免力度,对超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切实做好因灾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灾后生产自救和抗灾生产措施

在灾害发生后,要抢抓农时,根据灾害影响情况,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制定抗灾救灾措施,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生产。重点落实好“七抢”。

1、抢排。对被水淹没的农田,要及时组织劳力和机械,抓紧时间抢排渍水。水稻田先排高田,争取让水稻叶尖及早露出水面,尽量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在排水时应注意,如遇高温烈日天气,不能一次性将田水排干,必须适当保留水层,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旱地要抓住降雨间歇,及时清理沟厢,达到沟沟相通,沟渠相连、雨住田干。同时,加强畜禽圈舍和水毁设施的修复,抢排积水,转移受灾畜禽,加固塘堰堤坝,减少灾害损失。

2、抢管。重点抓好在田作物肥水管理。重点抓好水稻控水,扶苗稳苗,清水洗苗,同时轻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对玉米等旱地作物,重点加强控肥防倒。要做好清沟排渍、培土壅蔸,一旦发生倒伏,要抢时扶苗、用土培蔸。对于遭受涝灾的玉米,要及早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能下地时,及时中耕培土,以破除土壤板结,防止玉米倒伏,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生理活动;及时增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对成熟前倒伏或茎折的玉米,应及时扶起,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对受灾的果茶园,灾后要及时抢修果茶园的沟渠、道路,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除园内积水,避免因长时间积水造成死根烂根。要及时扶正果茶树,做好根部培土,合理修剪枝叶,抢时间清除树上杂物、泥渍,保持枝叶清洁。受淹后的园地土壤板结,容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要及时进行浅耕松土,恢复土壤的通透性。对于受灾的蔬菜作物,已成熟的要及时采收,防止落果烂果;对受渍严重的,可提前罢园,提早改种补种其他蔬菜;育苗田要采用遮阳网避雨育苗,出现死苗烂苗的要及时进行翻耕补种。雨后根据作物的长势,培土护根,整枝固架,及时追肥,增强作物抗性。

3、抢收。对开始进入成熟收获期的农作物,要抓住阴雨间歇,抢晴天,战雨天,组织开展抢时收割。对即将进入成熟期的干鲜果,应抓住雨停间隙,积极抢收果实,降低灾害损失。

4、抢种。在干旱严重地区,全面推广抗旱播种技术,采取综合措施确保一次性播种保全苗。一是适时实行抢墒播种;二是实行育苗坐水移栽;三是推广应用抗旱剂和地膜覆盖技术;四是改种早熟品种和抗旱能力强的作物;五是提倡增施有机肥和全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对因旱灾造成作物滞长、台风造成作物严重损伤、洪涝灾害造成脱肥的地块,要在浇水灌水、扶苗固苗、排涝洗苗的基础上,适时适量补施肥料,并喷药预防病虫害发生蔓延。对因灾造成作物绝收的地块,根据时间早晚,选择合适作物品种,及时进行补、重种作业。无法进行补、重种的,要按农时季节改种生育期短的农作物,保证受灾农民有一定的生活物质来源,增强自身抗灾渡荒能力。

5、抢补。抢抓农时弥补损失,加强绝收农田的补种改种,确保多种多收,弥补灾害损失。对被水淹没或遭受持续干旱的农田,要及时翻耕整田,采用早中熟作物品种,精量直播,湿润管水,适时防控病虫草害、喷施多效唑,培育早发壮苗。对因渍害、旱灾死苗断垄的玉米田,要间套杂豆、蔬菜等作物,增加种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做到以密补迟、以肥补迟,达到一播全苗。同时,应强化措施,搞好救灾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尽可能引导农民改种补种经济作物,确保农民收入稳中有增。

6、抢防。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引起的大面积灾害,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药械、统一防治)应急措施,及时控制病虫蔓延。对受灾田块,要加强田间调查,实行分类指导,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防止“灾后灾”;抓住阴雨间隙,及时组织植保机防队,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害流行程度。要做好灾后畜禽圈舍、饲养器具以及周边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疫病的防控,进一步加大畜禽补免力度,对超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的畜禽要及时补免,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切实做好因灾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强疫病防控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灾害期间和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疫。

7、抢修。加强与交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及时修复水毁道路,调动机电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农田排涝、疏浚渠道、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农机作用,积极组织农机投入抢收、抢种、排涝、灌溉和农田建设等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当大多数农作物进入生长发育和成熟收获时,该关键时期恰好又是旱涝灾害、大风冰雹、高温热害、病虫草鼠等农业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关键词: 灾害 措施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