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七月尾声,腾讯预备花费20多亿美元收购搜狗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观点认为,腾讯希望补课AI,利用搜狗的AI能力实现更好的业务协调。不可否认的是,AI的确是未来趋势。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在部署AI的过程中都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捋清楚商业化的轨迹。
在多个巨头加码搜索的状况下,AI商业化的进展,或许最能左右巨头的未来走向。早早立下决心,计划“决胜AI时代”的百度,是否真的有了商业化成果呢?
百度AI收入约等于2/5个拼多多
2016年开始,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便高调宣布,“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旋即以“夯实移动生态,决胜AI时代”为核心战略,推出DuerOS和Apollo两大平台,一时成为AI领域行动最激进、布局也最有野心的中国科技公司。
然而,跨过千亿体量的同时,百度的营收体量却没能达到预期,甚至让外界怀疑其AI变现的时间表。
百度自己的财报中,也没能展现出关于AI商业化成果的更多细节。
百度收入构成,以搜索、信息流支持的“在线营销服务”(Online marketing services)业务,构成收入主体,其他业务在内,一律简而化之,归类于在“Others”项目中。
这个语焉不详的“Others”,在2019年占到百度收入的3成,有300亿元之巨。
百度财报的官方解释,只是笼统地说,主要来自百度云、DuerOS、Apollo和金融服务(由于度小满已分拆,不计入报表,基本可忽略),另外,爱奇艺的会员收入也包括其中。如果我们剥离掉爱奇艺的影响,大体可以推测百度AI商业化的规模。
根据爱奇艺公开的会员收入数据,如果我们将爱奇艺的会员费、内容分销和其他收入全部刨除(爱奇艺的广告收入是计入百度在线营销服务的),可以得到百度真正的“Others”业务的大体规模:2017年24.44亿元,2018年47.04亿元,2019年85.97亿元。
换言之,三年时间,百度已经孵化出了一个体量接近百亿元的新业务板块,且过去两年的年均增速接近100%。
即便2020年的增速打个对折,百度的AI业务的近似规模也在120-130亿元左右。按2019年的数值,这大体是2/5个拼多多的收入。
这部分业务,是估算百度价值的关键。之前,有人对百度AI业务的价值有过讨论,比如以分拆业务加总估算,预计在260亿美元左右,也有人以“再造一个百度”作估计,约在400亿美元。
具有相似点的是阿里云,同为大趋势下的巨头孵化,又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阿里云2017年收入破百亿元,当时估值在400亿美金左右。这样来看,百度AI业务目前100亿元左右的体量,也许同样能支撑4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
三个100亿收入
就阿里云,高盛给出的最新估值在930亿美元。有一种说法是,百度AI业务在两三年后,也有机会达到千亿美元的估值。
接近百度的消息人士告诉锌刻度,未来两三年内,百度AI业务有三大分支,即小度助手(DuerOS)、智能云和Apollo。如果百度AI业务要实现千亿美金估值,那么这三大分支至少也要达到100亿级收入。
在小度助手这块业务中,收入占比最大的是小度智能音箱。
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在1.26亿台,小度在今年Q1全球出货量占比在15%左右。因此推算,小度销量可以达到1800-1900万台。
同样在2020年Q1,小度出货量在410万台,大概2/3为相对高端的智能屏产品,小度智能屏价位段在199-699元不等,非智能屏的价格多在99-189元之间。从200-250元的平均价格来看,小度在2020年Q1拥有40-50亿元左右的硬件销售规模。
今年3月,小度助手语音交互次数达到65亿次,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智能屏使用时间达到3个小时。6月,与美的签约,支持旗下多类家电产品,以嵌入的方式,大规模进入其他品类。
不难看出,小度助手的愿景很大,未来要做智能家居甚至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自有品牌年出货千万级,连接数以亿计的设备,硬件收入叠加内容购买服务、会员制付费的服务收入……多方面来看,小度助手还期待着更大的上升空间。
百度的云服务战略,则主打AI结合的智能云。
业务数据相对公开, 2018年四季度财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的季度收入达11亿元,到2019年第二季度这一收入上升至16亿元,其后百度未再公布云业务收入情况。
百度网盘在本周传出拆分上市的消息,虽然百度官方回应“不予置评”。但当晚,百度股价从开盘时的每股116.46美元,一路攀升,最高涨至每股120.45美元,收盘时股价为每股119.82美元。粗略计算,百度市值一夜上涨14.25亿美元。
百度网盘用户规模超7亿,月活跃用户超1亿,累计付费用户达数千万。去年极光大数据公布的数据显示,百度网盘月活占有个人云存储市场份额的82.9%。有资本人士分析,如果百度网盘分拆在科创板独立上市,按照30倍的市销率算,保守估值可以达到300亿至400亿元。
百度智能云曾在2019年定下内部目标:百亿市值。在云服务市场,百度智能云的市占率各有说辞,在厂商中排名也有差别,比如,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云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调查》显示,百度智能云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对于这一观点,持相反意见的人不少。但在细分的AI云服务市场,百度拥有最多的AI产品数量,整体调用量、市场份额方面名列第一,却很少有人质疑。
从趋势上看,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速度处于加速度,云计算开始从云端智能过渡为AIaaS(人工智能即服务),根据IDC报告,中国AI云服务市场2020至2024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3.6%,百度受益于这种趋势,加之远程办公、线上会议、远程教育等拉动市场增长,智能云两三年内跟上市场平均增速,机会不小。
剩下的Apollo业务,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是这三者中距离商业化最遥遥无期的业务。结果,Apollo恰好赶上新基建的发展趋势。
上半年,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频繁赶各种项目签约现场,商业化解决方案“ACE交通引擎”,在北京、长沙、沧州等十余城市落地,成为各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座上宾。有内部人员对锌刻度表示,这样的变现速度和规模,他们也没想到。
今年6个月的时间里,百度拿下智能交通数十个项目,全国7个千万级订单中,一家拿了4个。一个公开可查的数据,揽获重庆永川区“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项目,中标金额为5280万元。这部分变现快,也相对成熟,今年4月,百度出了一个“Apollo智能交通白皮书”,公开披露商业解决方案就有9项,包括智能信控、智能公交等。
单是新基建这波项目收获,Apollo估计全年有10亿体量的收成。此外,百度的车联网业务智能交互系统也已装载到60%的上市新车中。
这块业务的优势是有爆发力,百度无论技术储备或者路测牌照,都较有优势。一旦技术成熟,获准运行,再加上政府项目或者向车企输出解决方案,收入体量就会可观。
2019年,阿里云的收入350亿元左右,撑起了近千亿美金的估值。如果纯粹从规模上看,未来两三年,百度AI业务实现300亿规模的可能性并不小。
AI商业化验证三件事
对百度本身来说,假设未来两三年内,AI顺利商业化,培育起三个100亿级新业务。那么估值百亿或千亿美金就不再是重点,重点在于其业务结构将一改过去过度依赖广告收入的模式。
首先,AI战略的正确性是其商业化路径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互联网公司的战略调整按照年来计,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大公司最怕的是押错宝、赌错赛道,空耗时间和资源。
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两三年的举止无措,酿成了现在的被动。百度当下的主旋律,是“以投入换增长”。百度不怕投入,而是投错方向,投进去没有真正的增长。
百亿级规模,是验证新业务战略能否成的一个合适标尺。有了战略要有很好团队去执行,特别AI业务,大量“从0到1”探索。
其次,组织和人才也是一大重点。
如果新业务能形成百亿级业务,特别是小度助手和阿波罗这样的业务,起步都不那么容易。既然能带到100亿规模,业务站住脚且规模领先,说明业务的领军人物是能打的,这是新业务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一点,是保持不止于技术的先发优势。AI只是一个技术,即便百度技术领先,也并不代表商业一定成功。
AI需要数据驱动,在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更可能在用户、场景以及相应数据上。因此,百度的AI要在其选定的关键场景和战场上,建立起规模性的业务,先发优势才能说真正稳了。
如果DuerOS和Apollo这些业务,两三年内,都在第一时间达到100亿量级,对应生态雏形就有了,优势资源会不断向其集中,对后来者来说,追赶的难度会非常大,除非有更加颠覆的技术或者产品。
今年以来,美团、拼多多、京东纷纷进入千亿美金俱乐部,加之腾讯、阿里、头条系均在加大搜索布局,百度的处境更有挑战性。
大型科技公司在产业中的生态位,是不断变化的,不停的技术迭代会不断重组商业版图,就像一个城市的兴衰,本身或许没什么改变,只是缘起于一条河流的改道或者临近铁路的兴建。真正关键要紧的,在变局下是否能把握住不断演化的趋势,并能提前做出部署。
如果AI的趋势是确定和延续的,那么百度接下来的产业版图,可能又会是另一番面貌。
(千寻专栏 锌刻度)
关键词: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