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能在内卷的喜剧综艺中杀出重围吗

时间:2021-10-19 13:02:47       来源:钛媒体

文 | DataENT数娱

点开就能收获最纯粹的快乐,马东带着新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回来了!

10月15日,号称拥有“最强喜剧阵容”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正式开播,继《奇葩说》《乐队的夏天》两大王牌节目之后,米未终于迎来了新的综艺IP。

作为爱奇艺今年的重点项目,这档综艺不仅是米未向喜剧领域投出的问路石,更是米未将原有项目延后,集结全公司之力打造的作品,说承载了行业的期待并不过分。

如今第一期节目播出完毕,《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数据表现如何?在喜剧综艺中处于什么位置?能否超越《奇葩说》成为米未的代表作品?数娱君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带来分析。

米未效应延续,节目未播先火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先引发观众注意的是豪华的导师阵容。因为集结了徐峥、黄渤、于和伟和李诞四位大咖,又是米未继《奇葩说》和《乐队的夏天》之后的“野心之作”,该节目自10月11日官宣到10月15日正式播出,5天之内一共上了14个热搜。

从热搜关键词来看,四位导师依然是节目的焦点,尤其是第一次上综艺的于和伟,俨然成为了流量担当。节目播出前夕,#杨幂送于和伟横幅#登上热搜第1,而在节目播出后,#爱奇艺吐槽爱奇艺#、#于和伟被迫坐中间#、#于和伟说第一次参加综艺不自信#等话题也登上了热搜前10,为节目拉满了话题度。

图源:云合数据

从弹幕上数据来看,于和伟也是节目中的一大看点,获得的关注度最高。观众在弹幕中一直调侃于和伟的笑点,“于和伟说好的笑点高呢?”集中在李诞和黄渤身上的弹幕则多是围绕他们的情商,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抛梗接梗的配合,才让这个节目综艺效果叠加升级。

除此之外,“米未效应”犹在。在品牌商层面,京东保持着对米未和马东的足够信任,成为该节目的独家冠名商,其他品类诸如科技类vivo、英特尔,快消类的百事可乐纷纷入局,目前该节目共有6个品牌商给予支持。在数量上,虽不及第四季《脱口秀大会》的9个品牌商,但也比《德云斗笑社第二季》和《认真的嘎嘎们》更赢得品牌商的青睐。

观众对米未品牌的好感度也不低,对于其出品的综艺始终抱有着期待。从首日播出数据来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成绩也和米未以往的代表作相近,上线首日正片有效播放量高于《奇葩说7》。

同样,与其他喜剧综艺类型对比,《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数据表现也值得肯定。凭借米未的新赛道和豪华的导师阵容等噱头吸引了不少关注。

数娱君选取了三档节目和它进行对比,分别是笑果文化刚收官的《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德云社团综《德云斗笑社第二季》和腾讯视频去年上线的喜剧竞技节目《认真的嘎嘎们》。

在搜索量上,该节目上线首日的百度指数达到了42万+,远超其他三档同类型节目。首期节共拿下7个热搜,与《德云斗笑社第二季》数量持平。

在正片有效播放量上,综N代依旧是收视保障,新类型综艺突围有一定的困难。根据云合数据显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只胜过了《认真的嘎嘎们》,《德云斗笑社第二季》的首日正片播放量几乎是它的3.5倍。

综合来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首播数据似乎略低于行业预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从零出发的破圈,这条路必然不好走。

行业认可度高,观众笑点不一

米未,一直在进行着行业探索与创新,这次是喜剧创新。

早在今年5月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节目吉祥物“笑花儿”造型瞩目,形象寓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如意,在成长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缺陷,但一直在寻找快乐、发现快乐,这就是喜剧的意义。

所谓“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并不是真的指“一年一度”。事实上,这个名字无关档期,只是米未的创意。就像《乐队的夏天》可以在秋天播,这个节目可能一年放两次,也可能三年办一次,反映的只是团队的坚持。

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无论是节目理念还是节目特色,甚至slogan、舞台画风、后期剪辑,均体现出浓浓的“米未风格”,这让节目在一众喜剧综艺中显得别具一格。

同样,在节目形式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方面,节目延续了《乐队的夏天》的科普性,有意的让观众感受sketch素描喜剧、漫才、音乐喜剧、正剧喜剧等不同喜剧形式带来的冲击,推动多种喜剧形式走进大众的视野,为喜剧演员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特意启用了许多喜剧“生面孔”, 邀请55位喜剧人灵活搭档组成“喜剧小队”,通过共同创作和不断的公演磨合重组,最终形成2021“新新喜剧社团”。这样的赛制有利于将每位演员的创作价值发挥到最大,碰撞出更新鲜的内容。

从第一期节目来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观感上确实做到了区别于其他喜剧综艺,涌现了不少亮点。

讲述社牛症遭遇社恐症的《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将漫才这种喜剧形式带到了舞台上,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感;《父子的心声》运用音乐喜剧的形式,在题材上相当新颖;吐槽互联网付费机制的《互联网体检》被观众戏称为“爱奇艺吐槽爱奇艺”,节目中出现了前段时间视频网站集体取消的“超前点播”的热点;全场最高分的《三毛保卫战》完美呈现了社畜群像,将当代年轻人掉头发的痛点展现得入木三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意的“不走寻常路”,给观众带来的是独特的观看体验。

观众们纷纷给予了米未的创新不少支持,《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豆瓣取得了8.0的开分。在弹幕区,哈哈哈、喜剧、笑点、喜欢四个关键词并驾齐驱刷屏。观众能一秒get到笑点的节目,也常在弹幕中被提及,比如毛不易头发。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的喜剧编剧们随时会被马东cue到分享幕后创作故事,这也许是他们离观众最近的一次。或许,这节目会带火一批喜剧编剧。

不过节目的口碑并非一边倒的褒奖,有观众认为节目出奇的好笑,新颖又有创意;也有观众完全get不到笑点,是演给嘉宾而非观众看的。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对于如今的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更像是一个“异类”, 具有明显的实验性,找不到特别合适的综艺来对标,这样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对于行业的探索作用,的确很难令所有的观众满意。

在这个层面上说,米未开拓市场的野心相当明显,至于能否成功,现在判断还为时尚早。目前,《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未真正进入赛制,之后节目的进程和走向,依然值得关注。

喜剧综艺,危机与机遇并存

喜剧综艺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独特的视角、夸张的表现形式、诙谐幽默的台词和充满“流行梗”的包袱,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能够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求到一种心理慰藉,同时通过戏谑社会现象的方式引人深思。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已经成为了综艺领域中的一种“刚需”。

在国内,喜剧综艺已经发展了将近10年,从2012年《百变大咖秀》的搞笑模仿开始,到2014年《笑傲江湖》在喜剧真人秀上的形式突破,再到2015年《欢乐喜剧人》奠定喜剧竞赛的基础,直至突然爆火、成为主流,这种类型的综艺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无数优秀的演员脱颖而出。

目前看来,相声、小品等国内传统的喜剧形式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属于舶来品的脱口秀正处于最好的风口期,想要在如今已经成体系的喜剧赛道上另起炉灶并不容易。

去年,《认真的嘎嘎们》以寻找具有专业综艺技能的“有趣综艺新偶像”为主题,前期似乎也颇具声势,但节目播出下来,无论是收视还是口碑都惨淡收场。今年6月,赵家班出品,号称“全国首档全喜剧人班底的城市旅游真人秀”的《象牙山爱逗团》同样没能在市场上引发太大的反响,豆瓣至今仍未开分。

由此可见,如今喜剧综艺领域内卷得厉害,一档全新的节目想要突围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层面上说,米未面临的压力或许比想象中更大。

关于喜剧,关于欢笑,这些年经历了不少变化:从早期的卓别林哑剧、春晚小品到如今的脱口秀、喜剧大会,舞台变了,受众变了,生产模式也变了。

如今是个人均喜剧人的年代,一切题材都能为“搞笑”服务,一张图片二创就能出现在微信里的哈哈群中,一个表情在剪辑中配上音效就有了幽默,“xswl”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随时能发出“哈哈哈哈哈哈哈”的时代,对舞台上的喜剧人要求自然也就更高。哗众取宠的自我调侃、日常中习以为常的笑料已不再能满足观众,“雅俗共赏”和“批判现实”的尺度拿捏显得更为重要。

早前,马东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重点不是“生产喜剧明星”,而是关注“喜剧作品诞生的过程”,因为喜剧本身更值得关注,而喜剧明星是这档节目必然产生的结果。马东表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米未做过最严肃的节目。

我们会透过喜剧看见自己,透过那些不认识的小角色的尴尬和反差,看见自己的困惑,看见自己在哪儿,这也是开心麻花、米未传媒、笑果文化等公司不断尝试的价值所在。试图让更多的“笑”被看到被听见,不仅达成“笑”果,还要通过“笑”带来思考与新认知。

博君一笑是门技术活儿,喜剧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喜剧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一年一度 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