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今年上半年,魔幻史诗电影《指环王》重映后,虽有不少影迷大呼过瘾,但在豆瓣评论区也出现了不少新差评,大多是批评影片过长、无聊,甚至不少人说这么长的电影没看完就睡着了。
图片来源:豆瓣
《指环王》的这些影评引发了一场原本就被不少学者关注到的问题的新讨论——媒介的发展对大众时间感知产生的影响。大部分人都认为,短视频和倍速追剧的流行推动观众对慢节奏、复杂剧情越来越缺乏耐心。比起镜头下的场面调度,这届观众似乎更易被激烈的矛盾、抓马的情节和带有爽感的人物吸引,而习惯了快节奏叙事后,要大众再度回到慢叙事甚至正常节奏并非易事。
而大众对速度的需求也促使平台不断调整播放模式,从前只出现在长视频的倍速播放模式,也被应用在短视频平台里。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用户如今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倍速观看短视频。
小红书倍速播放模式选项。图片来源:小红书
那么问题来了,大多数短视频的时长也就十几秒到两分钟不等,这么短的时间内都需要开倍速,用户的观看习惯真的被加速到这种程度了吗?这样的改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媒介与人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派强调的媒介塑造人也许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也在改变媒介。本期全媒派为大家解读触媒习惯变革下,对人们时间的感知会有何影响?当倍速功能成为“标配”,映射着怎样的影像发展逻辑?
影像,一直在与观众需求赛跑比快此前有学者统计过1935年到2016年的160部英语电影中的镜头长度,发现在30-4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平均镜头长度在10秒左右,而这一数值在2000年后降到了4秒。英国学者史蒂芬·弗朗斯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在对1997年至2016年内发行的好莱坞电影进行统计后,他指出,就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来说,平均镜头数量大约是1000-1500个。这意味着在一部90分钟的电影里,平均每5秒就会切换一次镜头。
这样的镜头变化在系列电影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据统计,《钢铁侠1》的平均镜头长度是3.5秒,而这个数字到了第三部已经变成了2.5秒,因为影视制作者们也已经注意到,相较于以前,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坐不住了。为了让观众保持注意力,必须不断刺激观众,让观众保持新鲜感。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复仇者联盟4》中,光特效镜头就超过了3000个。
图片来源:电影《复仇者联盟4》
电影院的沉浸式环境也有助于留住观众,但是当手机成为主要媒介后,多线程任务成为大众常态,注意力越来越容易被分散时,平台需要用各种方式留住大众,这种方式可能既包括内容上的改进,也包括技术层面的改变,平台的倍速播放就属于从技术层面适应时代潮流。
因此,从影像发展变化来看,视频的倍速功能可以说是与观众需求“赛跑”带来的必然结果。
加快视频时间的流动,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曾经在其代表作《传播的偏向》中指出,传播和传播媒介都有一定的偏向,即口头的传播偏向和书面传播偏向、时间的偏向和空间的偏向,不同的媒介在其偏向上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媒介有利于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另一些媒介可能就更利于在时间上的传播。
英尼斯创作这本书时的媒介类型相较于当下比较有限,因此他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以及战争前后广播在宣传上的作用,但是他的切入视角和关注点为媒介环境学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媒介环境对人及人类文明的影响,在后续的传播学研究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早已对受众的媒介选择和使用习惯产生影响,并促使形成新一轮媒介系统依赖。尤其是短视频的算法推荐,能够根据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推荐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频,从而给受众提供较高的精神体验。因此,此前学者林昱君就指出,受众对短视频媒介产生依赖的重要动因是个人情感需求,短视频能够提供受众情绪的共鸣以及情感的认同。
图片来源:公众号提供
在短视频的吸引机制和沉浸感之下,受众习惯了快速识别内容、快速生成情绪、快速跳转到新内容的循环,并能够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获得娱乐性的观感。而对速度的追求往往意味着对深刻的抛弃,这种抛弃同样适应着快节奏、重效率的社会发展状态,从而重构了视频生态、社交形态、审美习惯甚至公共传播图景。
在追求速度的时代,时间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情、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成为了许多人思考且试图解决的问题。而倍速观看显然就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
当习惯了倍速观看视频后,受众对速度的追求、对时间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习惯了倍速观看后,回到视频原始速度甚至是现实生活后,觉得一切都变慢了。无法忍受变慢的受众只能加快自己的步伐,顺便将手机中的视频1.5倍速调成2倍速。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短视频的倍速功能出现的逻辑也是基于满足受众需求的考虑,即便是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对受众而言依然不够快,何况如果能用看一个视频的时间看完两个视频,何乐而不为呢?说到底,加快视频时间的流动,是件让人上瘾的事。
注意力分散时代,保留慢下来的能力传播学者罗伯特·哈桑曾在《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一书中提到,信息传播技术加速了时间、加速了社会运行,这使得意义的电子化再现开始以一种持续加速的节奏跳跃与流动,它拒绝停顿,拒绝迟滞,拒绝专注,拒绝反思意义的需要,这就进入了哈桑所说的“注意力分散时代”。
在这样的媒介节奏之下,速度早已挣脱了钟表的限制,也不再是现代主义之下的相对速度,而是进一步发展的“后现代时间”。在这种时间逻辑之下,可逆的线性时间遭受拷问,时间也不仅仅是个体感受,而成为一种嵌入在多重社会过程中的多元景观。
所以一方面倍速观看从长视频蔓延至短视频是整个媒介环境之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使媒介节奏进一步加快,二者互相推动,最终,速度消灭了内容也消灭了专注,持续而慢性的注意力分散状态成为我们的常态,“我们与技术化的文字、书写和阅读的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紧张的、充满焦虑的阶段。”
同样不能被忽略的是拒绝和抛弃深刻带来的影响。短视频本身就被不少学者批评为“毫无精神意蕴可言的产品”,作为一个带来即时情绪反应的媒介形式,短视频不会承担太多深刻性、反思性层面的内容,直观化的表达和浅层化的主题使得受众无需认真品读就能轻松理解观看的内容所要传达的信息。
我们很难想象用倍速观看费里尼、伯格曼等人的电影作品,因为我们知道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影片的理解,甚至很可能完全看不懂导演的创作意图。但用1.5倍速观看一个美妆博主的分享,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理解,反而会让我们有种节约时间的成就感。
因此,短视频平台选择推出倍速观看模式不仅是为了迎合受众需求,也是因为清楚地知道平台中的大部分内容,即便倍速观看也并不影响受众理解。
当然,在越来越多人追求速度之时,也有人在尝试逆潮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试图让大众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
2013年,蔡明亮导演的作品《郊游》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时就曾引起不少观众的强烈不适,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有的镜头长达11分钟,更有一个长达7分钟的固定机位机头,简直是在挑战观众的忍耐极限。毕竟对习惯了观看几秒钟切换一个镜头观众而言,盯着一个几分钟之内都没有明显变化的镜头,堪称是一种折磨。
电影《郊游》剧照
但这种折磨可能正是导演想达到的效果,正如贾樟柯在《小山回家》的创作手记中写到的:“当人们的视听器官习惯了以“秒”为单位进行转换的时候,是否还有人和我们一起耐心地凝视那些摄像机所面对的终极目标——那些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人。”
怀旧的人们可能会用悲观的语气哀叹手机、短视频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冲击:在追求速度的时代,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媒介让受众沉溺于直接刺激感官却可能没太多营养的内容里,并因为习惯了即时反馈而陷入注意力危机。
诚然,我们注定无法回到“过去”,但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个体,我们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不过度沉迷于所谓的“高效”中,将播放模式调回正常速度,重新将视角转向我们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保留一点慢下来的能力。
因为,深秋的蓝天白云和金黄的叶子,能给予我们1.5倍速的短视频无法提供的情感养分。
关键词: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