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好莱坞日落西山?

时间:2021-11-05 12:21:35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pexels

最近一起影星被误杀事件,把好莱坞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外界感慨片场乱象之余也发现,好莱坞已经很久没出过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最近登上荧幕的《沙丘》、《007:无暇赴死》,都有炒冷饭、透支经典的嫌疑。

实际上,好莱坞大片在过去十年已经逐渐退出中国票房前十,许多“大片”甚至刚上映就遇冷。

《007:无暇赴死》剧照

比如《神奇女侠1984》上映首周末在中国的票房仅有1.2亿美元,甚至不如同期的《紧急救援》。用来当压轴大招的《花木兰》也紧跟着扑街,口碑票房烂的一塌糊涂。

要知道1998年《泰坦尼克号》刚在中国上映票房就高达3.6亿元,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周年之际,3D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重映,又是9.7个亿。

究其根本,倒不是好莱坞实力下降,而是中国观众们逐渐发现好莱坞的“猫腻”。

比如所有大片里,美国总是千篇一律地扮演着救世主;

当世界陷入混沌,人类面临无法解决的困境时,总会机械降神,而且大概率是个“美国神”;

永远的大团圆结局,永远的个人主义激赏,永远夹带着意识层面的优越感......

可以说,好莱坞的剧本就像动漫里的主人公——换换发型全长一个样。

也许有人要问,好莱坞这么疯狂“吃老本”为何还能屹立不倒? 

这就要从好莱坞的起点开始说了。

01、1.0阶段,反垄断的产物

1905-1907年之间,电影成为一种常规的娱乐形式,“镍币影院”开始在美国盛行。一个产业的繁荣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镍币影院的盛行也让人看到了商机。

期间,爱迪生联合妙透斯科普和拜奥格拉夫(AM&B)组成了电影专利公司的社团组织MPPC,想要通过摄影机、放映机、电影胶片的专利对美国电影行业进行垄断。

独立片商们大为不满,于是在1909-1915年间这些人开始反抗MPPC。

包括美国政府也支持类似行动,认为MPPC是一个托拉斯。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时候独立制片公司开始结盟。让人没想到的是,“屠龙勇士反成恶龙”,这批最开始“反垄断”的制片公司们,开始创建一种新的、更稳定的垄断,让设备垄断变成了文化霸权垄断,也慢慢形成了后来的好莱坞电影工业。

02、2.0阶段,借一战向世界文化输出

1912年前,美国电影公司仍然专注于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一战的爆发则成为美国电影向世界范围扩展最有力的推手。

战争爆发直接导致了法国、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电影业的停滞。很多胶片加工厂转向了军需品的生产,摄影棚变成了兵营,大部分国家的影片数量急剧削减。

好莱坞刚好抓住战争的缺口,趁机拓展海外市场。

事实也证明,好莱坞的这波扩张,的确走的很成功。比如1916年阿根廷进口的影片,60%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银幕上95%都是好莱坞电影。

实际上,一部影片预计能赚多少钱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它的预算。

好莱坞这时候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并且根据海内外两方面的销售预估成本。

销量越来越大,赚的钱越来越多,每部片子的预算也跟着高了起来,制片人们开始斥巨资到奢华的服饰、宏大的场景、明星的培养中,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很难与好莱坞电影制作价值抗衡,低预算的电影已经无法与好莱坞的奢华相媲美。

而购买一部美国电影,甚至比投资本土电影还要便宜。

由麦克·塞纳特组建的著名的启斯东制片厂也是这时候成立的,它标志着美国独特的影片制作制度的建立,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后一种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以制片人中心制及明星制为重要特征的制片厂制度。

毫无疑问,制片厂是连接资金势力和影片制作过程的枢纽,也是实现影片商业价值的关键,而明星则是电影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片源,催生了经典类型电影,如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战争片等等。

制片厂一度让好莱坞进入黄金时代,并且以影视工业为载体发起了一场势不可挡的文化倾销。

但经济逐渐稳定,电影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也催生了其他行业的进步,电影的竞争品——电视开始进入家家户户。

电视的冲击一度让好莱坞的商业道路进入低谷,20世纪末,美国好莱坞出现了一次革新运动,古典好莱坞由此进入新好莱坞时代。

新好莱坞借助旧好莱坞传统样式的美学手段,借鉴、同化、吸收欧洲电影,为美学和经济上已经停滞不前的美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时的好莱坞创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科波拉、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伦等为代表的“作者导演”,他们在创作中融入欧洲电影的思考,注重文化性,反抗传统,努力使好莱坞成为艺术电影的中心。

而另一种以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为代表,传统类型框架加高科技,制造视听奇观与票房奇迹,比如我们熟知的《星球大战》、《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等等。

《星球大战》剧照

我们没办法比较这两类电影谁好谁坏,但毫无疑问的是,不断为人们带来视听盛宴的“大片”、“爽片”的受众比“作者电影”广泛得多,也更加卖座。

“作者”主控的灵感型作品逐渐被边缘化,只有小部分影迷以及电影学科专业的学生们津津乐道,愿意一部一部将它们拿出来琢磨,而传统类型框架下的好莱坞电影通过技术革新转移人们对其陈词滥调的注意力,最终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03、3.0阶段,政治的延续

曾经,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好莱坞仅仅意味着惊心动魄的场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演技高超的明星,并不能将其和美国历来在世界各地动用各种政治战略和战术进行传播和推广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但实际上,好莱坞电影某种意义上就是“披着羊皮的狼”,美好的外壳下是赤裸裸的“文化入侵”,因为政治权利早已开始染指好莱坞。

首先,从《海斯法典》的道德审查,到麦卡锡主义的政治审查,再到1968年后电影分级制度的经济审查,审查制度在美国电影中从未消失。

久而久之,这种对电影的“规范”已经内化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逐渐成为电影制作人们一种无形的自我审查机制,那些不遵守体制内游戏规则的玩家被排挤出市场,这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政治权利最直接的体现。

除此之外,中央情报局在好莱坞内部实际存在。

冷战时期,中情局直接参与各个阶段极具代表性、颠覆性的剧本策划、编剧的遴选、导演的聘用等,并且从策划之初到进入院线都会在全球可能涉足的氛围内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动用多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各个领域对相关影片进行评论和宣传,达到意识形态传播的目的。

相比较前两个方面的直接,另一种手段则更为隐蔽——奥斯卡评奖体系。

表面看上去只是一种对优秀电影的奖赏,但实际上是以及其巧妙的方式提示和诱导观众应该喜欢什么、电影人们应该制作什么,用看不见的手来控制电影的整体走向。

另外,众所周知,好莱坞一直都是民主党票仓,詹妮弗·安妮斯顿、Lady Gaga、金·卡戴珊、斯嘉丽·约翰逊等国际巨星几乎都是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民主党派所谓的“自由平等”需要娱乐界的影响力,好莱坞明星的精神鸦片和娱乐产业的赚钱利器同样也来自民主党的自由理念,二者到底是密不可分。

所以,你要说找一个黑人演员来演《白雪公主》不是为了政治正确,我可不信。

政治管控的再多,观众们愿不愿意接受是另一回事。而好莱坞恰恰有这种魔力,让观众在无意识间接受美国的思维方式。

保利娜·凯尔曾经说“好莱坞是唯一让人死于激励的地方”。

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中,现实总是被美化、粉饰,它是一个由“美国梦”编织而成的摇篮,让观众们沉迷其中,理智也因此沉睡。

所谓的乐观主义在电影形成的幻梦中简化成了“啊!活在美国真好!”,从而转移对现实的注意力,观众被“娱乐化”了。

另外,大团圆结局也是好莱坞电影的统一范式。深入探究这样的模式有效地消除了观众对统治体制的疑虑,代表的则是一种秩序的回归。

好莱坞最令人诟病的还有对个人主义的礼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数不胜数,一个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也屡见不鲜,如此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伦理极其有益。

这一达尔文主义的个人成功观,将社会中的不平等合理化,从另一方面暗示了不成功的人只能将原因归结于自身。

所以,在无辜的欺骗性的外表下,在“伪政治中立”的假象背后,好莱坞主流电影不断宣扬一种顽固不化的、保守的、思想正统的意识形态。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当然,我们也不能妄下定论说好莱坞电影就是“坏”,将它们一棍子打死。如果一味将这种逻辑坚持到底的话,我们的立场会变得激进和极端,甚至只能期待“电影”的死亡了。

毕竟一切电影皆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而好莱坞电影也并不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它也有一些“让观众从一种被哄骗的狂热转变为主动理解态度的影片”,比如揭示种族歧视、父权压迫、经济剥削等一些具有颠覆性的电影。但是这些非主流内容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线式的“造梦电影”。

只可惜,现在年轻人已经“不吃那一套”了。

参考资料:

《好莱坞明星为什么纷纷投拜登》西西弗斯的剑与碗

《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雷吉斯·迪布瓦

《世界电影史》大卫·波德维尔

关键词: 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