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鹤岗是一座因为煤炭资源枯竭而被时代抛弃的城市。曾经,鹤岗也是一座因为人员外流而房价全国倒数第一的城市。
但是,今天它却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它让很多曾经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拥有了自己人生中梦寐以求的房子。它也让曾经苦于寻找工作的当地的年轻人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在互联网新业态下,煤炭资源不再是当地的标签与发展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五味子、房子、烤串、骑手和形形色色的创业者。
一个个微光个体,在鹤岗拥抱互联网新经济的转型中,找到自身幸福感和价值感。在这个小城市的烟火气中,找到了“诗与远方”。
01、脱贫2018年,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鹤岗市萝北县太平沟乡石虎沟村农民刘洪霞被授予了奋进奖。这也是鹤岗这个城市,自2011年被正式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首次和“共同富裕”联系起来的新闻。
石虎沟村位于中俄边境线上,常住人口还不足200人,人均耕地不足3亩。生活在这里的刘洪霞一家原本就是贫困的。一场车祸,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的一天,刘洪霞的丈夫为了给孩子赚学费,在出去揽活的路上,被一辆轿车撞出20多米。昏迷了28天后,虽然死里逃生,捡回来一条命,但却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
“全身20多处骨折,牙床也骨折了。当时我都崩溃的不行了,但那也得管他。”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刘洪霞肩上,但刘洪霞没有抱怨,而是更加的不屈不挠。
在相关扶贫帮扶小组的帮助下,刘洪霞养起了黄牛。然而,在一次铡草时,她的右手却被带进了机器里,失去了拇指。接二连三的变故,并没有打倒这个朴实的妇女,在村里的帮助下,她又贷款扩大了牛群的队伍,并把自己的土地都种上了五味子。
十几头牛,七亩五味子,这个家庭有了年入10万元的稳定收入。终于,丈夫可以安心养病,年幼的女儿也可以专心上学了。
“(脱贫致富)技巧就是,反正你得靠双手,自立自强,不怕辛苦,你就得踏实的干,不能说你怕辛苦怕累不行,不管干什么都是你要怕累了,啥也干不了。”刘红霞在接受采访时,用最朴实的话,说出了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奋斗出来的。而在最近的3年里,在鹤岗和“幸福”相关的故事越来越多了。
02、房子2019年11月,广州小伙郑前先坐飞机,再乘火车,独自一人千里迢迢地来到鹤岗。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
11月的广州,还热得像夏天,但在鹤岗已经开始下雪。郑前冷得紧紧裹住一件几乎到脚踝的羽绒服。
当时的郑前,正因为广州的房租而苦恼。家在广东湛江的他,毕业后曾在厦门、广州等地做销售工作,业绩好的时候月薪六千多,差的时候四千多。在当地,他收入不算高,跟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房租是主要的花销,买房更是一种奢望。
工作之余,郑前跟同学合伙开了个网店卖服装,因为一开始还不稳定,他想专心经营,但又不敢辞职,怕收入负担不起房租和日常开销。
看到鹤岗2、3万元就可以买一套房到新闻时,郑前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刻动身前往,并很快就买下了一套距市中心4公里的毛坯房,加上装修等费用,60多平米的房子总共花了不到8万元。
彼时的鹤岗,房价低廉,正是因为许多当地人选择了离开。因此,在媒体的眼中,郑前这种“逆流”的行为,无异于是把自己往冰窖里推。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郑前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春天。通过开服装网店、拍视频、帮助外地人在鹤岗代看房子等,郑前间接成了一位“鹤岗代言人”。今年3月,他还成立自己的房产公司,应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想在鹤岗买房的代购业务。
据郑前观察,选择在鹤岗定居的购房者中,大部分是新经济业态下的从业者,工作不受城市的限制。“通常是做自媒体的,有网络主播、上网课的,还有微商和电竞选手。他们普遍比较宅,也很独立,喜欢安静的生活,都是些挺有想法的人。”
“如果想要相对安逸的小城生活,鹤岗值得拥有,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想要追求大城市的丰富生活,那鹤岗肯定满足不了你。”郑前说,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后,在这个小城市里反而有了大目标。
幸福和城市的大小无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富裕也是奋斗出来的。
03、工作不久前,在鹤岗的田丹丹夫妻,因为在做外卖骑手,用三个月工资全款买房而登上了微博热搜。
今年35岁的田丹丹,曾和刘红霞一样,在随着丈夫在萝北务农,养了两头奶牛,种着三垧地。但是夫妻两个折腾了几年,地里的收成总不是太好。
为了赚钱养家,小夫妻每天天不亮就驱车到各个农场赶大集,丈夫卖廉价的老人衫,妻子就在旁边卖现烤的桃酥和无水蛋糕。
“这都把孩子给扔坏了。”田丹丹心里有些愧疚,因为到处赶集做买卖,无暇顾及孩子,大女儿的成绩一落再落。
变化是在2019年的秋天。丹丹和丈夫回到了鹤岗市里的母亲家,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地方打工。一天晚餐,弟弟点外卖时说了一句,“不行你俩都去送外卖呗?”
于是,丹丹夫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应聘外卖骑手。他们小心翼翼地问,俩人一个月能不能赚上5000块?没想到负责招聘的人回答他们说,“那太能挣上了。”就这样俩人正式入职美团,成为当地第一对夫妻骑手。
现在,丈夫在每天五点定时出门接单,丹丹则会多睡一会儿,等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之后,再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晚上再接孩子们回家,一家人一起吃一顿热乎乎的晚饭,再看着孩子们完成课业的复习和预习。
最让丹丹觉得幸福的是,他们花费三万元购置了一套毛坯房,距市中心近6公里,附近有大超市,公交站,还有孩子可就读的公立学校。
而在鹤岗当地,还有很多像田丹丹夫妻一样的外卖骑手。他们中,有曾经去北京做过便利店员的许海羽,有曾在某知名品牌做销售高管的刘岩,还有因为脑瘫语言和听力受损的本地居民赵文轩。但他们都在选择做骑手后,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与公司里复杂的人事关系相比,刘岩说自己更喜欢骑手这种简单、相对自由的工作。
送一单就会有一单的收入,当自己准时把餐送到顾客手中,对方就会给点赞和好评。这种工作是公平的,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而刘岩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迅速脱颖而出,从骑手、站长,一直做到了鹤岗安全督导的职位,管理着鹤岗市区内向阳、工农、南山和兴安四个站点的数百名骑手。
“刚开始做骑手的时候,以前的朋友和客户给我打电话,我说我正在送餐,现在不方便接电话,他们的态度就会显得很惊讶。可能在外人眼里,作为曾经的公司高管,现在变成了美团的骑手和站长,人们会觉得你的职业生涯是不是在走下坡路。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之前再怎么努力,心理永远都是有缺失的,但是回到鹤岗,跟家人在一起,让我觉得过的更加踏实、安稳、有尊严。”刘岩说。
04、鹤岗式幸福当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为着生活、房子疲于奔波时,鹤岗式的幸福,成了很多人的诗与远方。
“我生活在鹤岗很幸福,我还想守着我这个店,守着这些顾客,一直专心地经营下去。”在土生土长的鹤岗人张学枫看来,鹤岗小串是比“低房价”更能令人感到幸福的鹤岗标签。
张学枫出生于1996年,10岁那年,父亲开始做烧烤小店,他就给父母打下手。毕业后,因为母亲身体不太好,他便辞去医院护工的工作,正式接下了父亲手里的烧烤店。
为了做好烧烤生意,他每天五点半就去市场上挑选食材,一般忙到晚上10点。遇到喝酒聚会的顾客,也会营业到凌晨两三点。
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张学枫的小店已经成为鹤岗当地家喻户晓的小串品牌。一年的纯收入有100多万,也让他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小串生意不仅富裕了张学枫,也养活了一大批靠烧烤谋生的人。据了解,鹤岗本地的烤串师傅每月收入能达到6000到8000元,服务人员在旺季的月收入也有4000元以上,接近二线城市同行业的水平。
“鹤岗人特别爱吃小串,路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店,每到饭点基本都是满的。”像张学枫一样在鹤岗经营小串的“串二代”王季说。
最近两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堂食的客流会减少。但是,因为王季把小店放到了美团上,即使在堂食全部关闭的情况下,通过外卖,也能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客流。
互联网让鹤岗走红,也给鹤岗带来了新生机。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好奇心来到这里,有买房的、有吃小串的,也有做投资的。一条新经济的产业链,正在网络催生下悄然崛起,成为当地的新经济支柱。
“这两年吃小串的人越来越多,鹤岗的烤串店也明显多了,很多本地人还把店开到了北京、上海,也有不少外地人过来学烧烤技术,回去开加盟店。”鹤岗市商务局副局长岳子军表示。美团数据显示,鹤岗当地接入平台的烧烤商户接近600家,2021年以来,“鹤岗小串”的相关搜索量相比2019年同期上涨了335%。
鹤岗籍演员薛宝鹤,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形形色色的生活。他觉得本地人的生活状态足够被北上广人羡慕,“收入跟房价成比例,居者有其屋,而且生活得还不错。”
05、变化刚开始“鹤岗的麻雀都是黑的”,“家里几天就落上一层厚厚的煤灰”……这是十年前,鹤岗当地人的生活。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鹤岗曾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煤城。煤炭的开采,给当地人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灰蒙蒙的生态环境。而且,资源是有限的,采矿是不可持续的。
到了2017年,鹤岗临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因为煤炭资源枯竭,成为了黑龙江人口外流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在工业时代凭借着资源优势曾大放异彩的城市,好像被时代抛弃了。
一座资源型城市,当资源枯竭后,最终能剩下什么?该如何转、向哪里转?如何实现城市改头换面?这是鹤岗的一个考题,也是全国许多城市的考题。数据显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达到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
面对严峻而现实的拷问,鹤岗一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一边积极拥抱互联网新经济。外卖、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在这座网红小城悄然崛起,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数据显示,鹤岗市2021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15.9亿元,同比增长15.4%。这些新业态,也为返乡或村镇居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鹤岗本地人袁全,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曾在大庆的一家客服销售公司工作,三年间升至主管。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他重新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在去北上广打拼与回鹤岗创业间,犹豫不决。最终,鹤岗当地的创业低成本、互联网市场孔雀大的特征,促使他在老家开设了一家客服公司,与中国电信、京东等公司合作。“收入不错,月收入最高可达10万,不用焦虑生活和担忧未来,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小地方不一定赚不到钱,关键是要看选择和眼光。”袁全说,新经济下沉正在给当地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而据鹤岗市政府介绍,客服、运营、仓管、打包、售后、以及带货主播成为新业态下沉的就业新选择,多数收入也高于本地平均工资。
新的经济业态,吸引着人们向鹤岗回流。而绿色低碳也让这座曾经灰蒙蒙的城市变得山清水秀。从广州来的郑前说,自己现在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就是有太多的公园,是一个青山绿水幸福指数超高的城市。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郑前,田丹丹,张学枫等人用自己的故事道出了什么是“鹤岗式幸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想要的生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是共同奋斗出来的。
而随着劳动者个体、创业创新者的不断回流和涌入,随着互联网平台在政策、资源、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不断下沉,幸福小城鹤岗大变化,或许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