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罗氏、礼来、诺和诺德都在搞,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究竟该如何做?

时间:2021-11-18 13:22:17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球顶级药企们正在纷纷投入到一个千亿级的医疗风口中: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赛道。

为何?原因在于这个市场空间极具想象力。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已达到1.16亿人,预计2030年糖尿病人群将达到2亿人。如此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形成了巨大的血糖管理需求。

但入局糖尿病数字化管理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径。动脉网统计显示,在2015到2016年的高峰时期,我国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数量超过500家,造就了“百糖大战”的盛况。到了2021年,大部分企业已销声匿迹,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30家。可以看见,在该领域的创新突破十分困难。

尽管前路波折,以罗氏、礼来、诺和诺德等为代表的顶级药企们仍在积极尝试,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顶级药企们究竟做得怎么样?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行业未来会如何演进?接下来,动脉网通过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行业带来参考。

超1亿人患病,糖尿病管理的难点究竟在哪?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我国研究团队在BMJ在线发表的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

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遗憾的是,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控制好糖尿病。

更难的地方在于,当下对糖尿病人群管理仍存在诸多痛点,这包括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要知道,这些数据均不超过50%。而在过去10年的3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这组数据更低。

也就是说,很多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患病,而已经知晓的患者里哪怕已经采取了治疗措施,也并非都获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可以看见,糖尿病患者从患病到知晓,再到接受治疗,各个环节都“堵点满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强化自我管理。但自我管理的主要场景在院外,患者缺少有效的管理动力,在血糖监测、用药等关键环节均存在依从性低的问题,影响控糖效果的主要症结在于此,并带来了两个消极结果。

一是个人健康将受到更大威胁。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导致肾脏、神经系统、视网膜和心脑血管系统损伤外,也是导致我国众多患者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失明和截肢的主要病因。依从性低则会加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二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加,也加重了医疗负担。除了患者自身的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增加外,医保和商保的负担也相应增加。另外,由于患者本该用的药没有用、本该做的血糖监测没有做,药企的销售量也由此受到影响。

正是基于此,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成为了创新企业们竞相角逐的领域。从理论上讲,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是指医疗机构或医生借助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软件和智能硬件对糖尿病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远程干预,或者糖尿病人群利用相关数字化工具进行自我管理,达到控制病情,防治恶化的医学行为管理过程。这里面的核心逻辑就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但从概念到落地,中间仍面临着不少挑战。

诺和诺德、礼来、罗氏都在搞,全球顶级药企们是如何布局的?

由于患者依从性与药企产品销售和经营成本紧密关联,这成为推动药企们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持续深入的内在动力。

于是围绕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诺和诺德、礼来、罗氏等全球顶级药企们都在纷纷布局。接下来,将对三家企业的布局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

首先来看诺和诺德,其重视软硬件的结合。作为迄今已有98年历史的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的研发和销售方面处在世界前列。而在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方面,也已进行了多年探索。

在硬件上,诺和诺德推出了智能胰岛素笔诺和笔,并在今年更新到第六代。作为我国首支可连接可传输的智能胰岛素笔,诺和笔6可以存储并显示既往的胰岛素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还可与其他糖尿病管理APP共享数据,帮助患者获得更精确的血糖管理。

在软件上,今年,诺和诺德推出了患教平台——“诺和关怀”小程序,并和微软携手共同推出了基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智能对话引擎,以及通过微软智能云Azure的认知服务提供文本和语音支持的“小诺老师”。“小诺老师”也将集成于“诺和关怀”小程序中。

操作方面,患者使用微信可直接扫描药盒二维码即可方便地使用“诺和关怀”小程序,并在AI的加持下,获得糖尿病用药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对疾病进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诺和诺德很早便在PC端打造了“糖尿病网”进行患者教育,通过“糖医网”提供着医生教育平台。后续打造的“诺和诺德医学资讯”、“诺和诺德临床试验”则重点关注糖尿病学术领域的进展。在移动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同时,“糖尿病网”与“糖医网”也开始转向移动端,以公众号形式出现。通过上述操作,诺和诺德构建起了自身多层次的医患教育平台。

也就是说,随着“诺和关怀”小程序的上线,通过分层化的内容以及工具化的应用,诺和诺德构建起了全面的医生、护士、科研工作者、患者支持体系,并通过持续分享最新治疗技术与研发进展、成功治疗案例及临床经验,从而提升着糖尿病的诊疗水平。

(诺和关怀小程序界面 动脉网截图)

综上来看,“诺和关怀”小程序核心是一款人工智能加持工具,定位是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助手”和医生的“院外帮手”。而选择与微软合作,看中的是微软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实力。所以诺和诺德更多地是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更广泛、高效地普及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知识,以支持患者的日常疾病管理。

再看礼来,其关注内外部流程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协同。已经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领域布局多年的礼来,发力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于2013年推出“糖尿病心天地APP”1.0版本,这也是第一款由药企专注研发的糖尿病管理移动应用程序,并逐步从“提供专业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有效了解和管理疾病”迭代为“为糖友提供更强大的礼来支持与服务”,核心就是让患者能得到礼来的疾病知识、药物等多维度服务。

不仅如此,礼来IT团队还开发了基于微信的一站式医生服务平台“礼医”,方便跟医生的交流、互动,以及提供服务。在礼医上,能实现会议邀请、会前信息获取、会议签到、实时投票、实时Q&A、问卷调查、医学知识检索等功能。

当然,除了APP端等数字化的工具以外,内部流程的数字化也极其重要。在具体执行上,礼来面向公司内部进行了数字化适配,包括为销售团队配备iPad、电子化推广互动材料以及远程会议工具,用数字化工具更好的辅助销售和市场工作;打造了强大的数据平台,整合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用数据分析支持业务决策。

在探索的过程中,礼来意识到,仅仅是靠APP来进行患者管理是远远不够的。2017年,礼来联手腾讯糖大夫和丁香园启动了“礼来糖尿病优行关爱项目”(后文简称“优行项目”),该项目是对“糖尿病管理生态圈”概念的实践,旨在链接病人、医生、社会关爱人士和专业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充分利用三方在糖尿病治疗、患者教育、医生关系、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专长和经验,让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服务走完最后一公里。

在本项目中,患者通过智能血糖仪检测血糖后,即可在微信上自动显示数据,并且数据可同时被主治医师和家人获取,再适时提供丁香园关爱中心的外界干预。此外,礼来制药还在丁香园APP开通了机构号,多渠道帮助医生管理糖尿病患者。

从上可以看到,礼来在糖尿病的数字化管理中,重视内外部流程的数字化协同和整合,同时也在加强与医疗各领域资源的合作。

罗氏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领域的布局既包括了收购,也包括了本地化合作。2017年6月,罗氏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奥地利糖尿病管理平台mySugar,使其成为全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糖尿病数字化健康护理服务的核心部分。

而在本地化的合作之中,罗氏诊断与国内创新企业景栗科技紧密协同,开创了基于企业微信生态的院外糖尿病患者全病程主动式管理模式,实现了院外2万+糖尿病患者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管理。

具体来说,院外糖尿病患者全病程主动式管理模式核心有三大部分。

一是搭建了数字化的管理平台。该模式基于微信生态,通过更高效、更直观、更便捷的数字管理平台,帮助患者/医生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数据,帮助患者获得科普信息(互动、直播、短视频等)。

体现在医生端,是通过患者管理工具追踪院外患者数据,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随访率,降低管理成本。

体现在患者端,患者扫描医生的二维码或电商包裹卡信息进入平台,通过“社群+小程序+企微标签体系”精细化运营患者,帮助患者做好院外管理。

为了能够在用户运营的具体场景中真正落地,景栗科技构建的智能SCRM工具MagicFlow渠道活码引流,不仅能自动标记患者渠道,还能自动给患者打标签,设置自动欢迎语。更值一提的是,在社群运营中,患者在群内@Ai小助手进行询问,小助手侧边栏(话术库)识别问题,点击“发送”可一键回复,并及时记录患者行为习惯,进行用户标签管理,提供线上问询服务。

另外,MagicBot还可利用智能任务给指定病种患者精准发送相关患教素材,并能定期根据患者历史服药、就诊时间,对患者进行复诊提醒。借助MagicFlow和MagicBot,能有效提升患者管理效率。

二是组建了“创新技术+专业赋能”的血糖管理服务团队。罗氏诊断与景栗科技为糖尿病患者配置了包括医生、医助、健康管理师、AI机器人、患者KOC在内的专业的血糖管理服务团队,通过更专业的医学指导、基于AI智能分发信息让患者达到更高效的解答响应。真实KOC群内分享经验,给予患者共情的情感支持。

三是构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以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院外糖尿病患者全病程主动式管理模式完全是以患者为中心,用服务代替管理,把患者当成正常用户,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影响患者,调动患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式管理血糖。

为了对用户进行精准管理,项目前期,景栗科技协同罗氏诊断做了用户画像调研。调研数据显示,罗氏诊断的用户分布于30~40岁、40~50岁、50~60岁之间,46%的用户糖龄在1年以内,36.53%的用户为一周监测1~2次的用户,用户希望获得更多的血糖管理知识和完整的血糖管理方案。基于这样的调研,景栗科技运营团队不断优化社群内容,打造“28天轻糖互助训练营”等有趣的社群活动,鼓励“糖友”积极参与血糖监测。

通过三期免费训练,“糖友”打卡参与率超过90%,打卡完成率超过80%,这些患者已经认识到餐食对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养成了随餐打卡的好习惯。通过一年多的持续运营,让患者切实体会到即使身在院外,仍被专业和关爱包围,从而提升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获得感和参与度。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核心是要让服务有效。那服务质量的把控是如何做的呢?这毕竟事关最终的控糖效果。上述方案从四个维度进行了尝试,即底层数据库累积、通过AI分层信息、糖友心理健康的关注、KOC的积极作用。

以AI分层信息这个维度为例,如何使服务有效?核心就是要区分患者的哪些需求是需要AI来判断,还是需要医生助理来判断,亦或是健康管理师来判断。因此做到信息分层,把适合的问题分给合适的角色,才能做到快速响应,解决患者的疑问。但是要做到信息分层并快速响应,首先需要AI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另外需要底层有完整的疾病数据库,方便小助手等角色快速回复,这就涉及到技术的研发实力。

但除了让患者的服务有效外,罗氏与景栗科技也重视如何做到更懂患者,而这些,都需要落实到细节上。举例来说,在传统的院外患者管理中,随访环节里会出现随访人员只需打个电话询问情况即可,但患者真实的状态随访人员是不清楚的。为此,景栗科技搭建的数字化的管理平台,从院内扫码入群以后,院外的生活、用药、健康管理都有一个团队去服务,实现了多方共管。

另外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本质不同,其更关乎生命与健康,所以服务的温度对患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罗氏与景栗科技的构建院外情境下的患者与医生的熟医患关系,将线下的医患联系“延长”到线上。

比如患者去看医生门诊,扫医生的码入群,那这个群就变成了医生日常运维的私域流量,情感粘度更好。加之群里日常进行的知识分享、医患互动、直播等也能增强患者控糖的积极性,从而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进行血糖管理。在社区运营中,景栗还关注到了糖友的心理健康,组织糖友们交流,开办解忧聊天室,糖友与专业的医学团队一起疏解大家患病后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专业的医学服务+社交属性从生理、心理、社会层面让患者能感受到医学的人文温暖。

综上看出,罗氏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进行了多元尝试,特别是重视本地化合作,与国内创新企业进行协同,从而给出更符合国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行业未来演进的三个趋势

顶级药企们纷纷布局,推动着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动脉网认为行业有三大趋势值得注意。

第一,随着潜在用户的转化效率提高,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基于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方案的持续推进,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在逐步提升。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优质解决方案出现,以及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进入控制管理阶段的糖尿病患者会持续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老年群体普遍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度不高,糖尿病数字化管理在患者人群中渗透率有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糖尿病患者中,高度依赖互联网的人群比例会逐步增加,对数字化管理手段也更容易接受。以上几个因素叠加,将带来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潜在用户人数的增长。

第二,以健康险为代表的支付方的成熟,将为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扩容带来更大想象空间。从目前的行业情况看,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与药械企业、药店的合作模式较为清晰,且能在短期内看到实效。而在商业保险方面,尽管健康险目前覆盖率不高,但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态势中,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有望在此趋势下产生更大的探索空间。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2020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172.7亿元,同比增长15.7%;而2020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这意味着健康险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去年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十三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

第三,随着国内优质的数字健康企业影响力加大,与全球药企展开合作有利于后者的本地化布局。众所周知,行业发展是企业相互借鉴和彼此协同的过程,在数字医疗领域,顶级药企们除了搭建自己的团队外,也在加强与国内创新企业的合作。

具体到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上,国内如景栗科技为代表的优质创新企业正在不断深耕和突破。罗氏看中的,正是其在医疗领域率先打造了创新、有效的院外患者全病程主动式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产品和有温度的服务,使患者提升疾病认知与自我管理意识,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有效院外患者管理。

随着国内创新企业技术实力提升、模式探索不断深入,全球影响力有望增强,也期待未来全球市场中能看到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身影。

当然,这是一条并不容易的路途。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创新企业们每一步小的积累,都将成为行业大跨步前进的基石。

关键词: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