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Mobileye官网
时间拨回到2017年3月,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ADAS(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Mobileye——这个收购价,创下了以色列科技行业的历史纪录。
彼时,外界对于英特尔一掷千金拿下Mobileye的行为,还有很多疑虑,甚至争议:
说到底,不少人都觉得英特尔是在错失移动互联、AI风口之后,才慌不择路押宝自动驾驶,继而天价购入Mobileye。
但时至今日,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似乎超出了很多旁观者,甚至英特尔自己的预期。当Mobileye的分拆上市提上日常表,当初能成功抢下这个自动驾驶超级独角兽,似乎成为了英特尔过去几年最值得炫耀的战绩之一。
治疗英特尔的焦虑,Mobileye是一剂良药12月7日,英特尔宣布将推动旗下自动驾驶业务Mobileye在2022年年中在美上市。根据外媒的报道,分拆出来的Mobileye估值超500亿美元,英特尔仍将是前者的控股股东。
对于Mobileye的上市融资计划,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表示,英特尔将保留公开募股中筹集到的大部分资金,并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建设更多芯片工厂。目前,英特尔已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规划了两个全新的芯片工厂,预计还将在美国其他地区和欧洲建厂。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Mobileye独立上市,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主营业务备受打压的英特尔必须迈出的改革步伐。
过去几年,芯片巨头英特尔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方面,英特尔主营业务营收增速大幅下滑,CPU市场也愈发不景气。
三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总营收191.92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83.33亿美元仅微增5%;毛利润107.46亿美元,同比增幅也不过2.9%。唯一值得庆贺的,或许就是68.23亿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迎来60%的显著增长了。
不过,主营业务的下滑、运营利润的收缩,都让英特尔高兴不起来。数据显示,英特尔计算集团业务三季度净营收96.64亿美元,同比下滑2%,运营利润33.17亿美元,也不及去年同期的35.54亿美元。
(图片来自英特尔财报)
从营收、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上看,英特尔的颓势更加明显。
今年第一季度,英特尔总营收186亿美元,和去年基本持平、没有增长;二季度营收196.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7.28亿美元甚至出现了轻微下滑……而且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英特尔连净利润都在下滑:一季度录得57亿美元,同比下降6%,二季度为50.61美元,同比下跌0.9%。
另一方面,横向对比英伟达、高通等芯片巨头,英特尔颓势尽显,在市值上甚至有被AMD追上的可能。
单论营收,英特尔其实还压过英伟达和高通一头。
今年三季度,英伟达总营收为71.03亿美元,净利润24.64亿美元;高通2021财年四季度(截止9月26日)营收则录得93.36亿美元,净利润27.98亿美元。
不过,英伟达和高通相对于英特尔的优势,在于两点:增长速度和市值。
数据显示,英伟达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84%,净利润同比增长62%;高通四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同比增幅也达到12%,全财年营收更是同比增长43%。对比前面提到的数据,英特尔是相形见绌。
在资本市场上,英特尔的表现也不如人意。截止周一收盘时,英特尔市值2138.02亿美元,略高于高通的2057.66亿美元,但和英伟达的8106.75亿美元差距过于明显。
而且论年内股价表现,英特尔连高通都比不过:高通当前股价183.7美元/股,较年初开盘高出30多美元,月线已经录得两连阳;英特尔当前股价52.5美元/股,4-7月份一度录得四连跌。英伟达就更不必说,年内股价已上涨超150%。
就连曾经被英特尔远远抛离的AMD,股价也来到了144美元高位,市值达1749.22亿美元。和英特尔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微弱了。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英特尔已经完全受到资本市场的冷待。
英特尔的落寞,可以看作移动互联、AI对个人PC的胜利。
英特尔的核心业务PC芯片是X86架构,并不适用于移动设备,导致其错过移动互联时代的大量发展机会。在移动互联时代,ARM架构统治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三星、高通先后崛起,将英特尔赶下王座。
随后,AI产业兴起,英伟达的游戏GPU和加速计算中心GPU被广泛应用在游戏显卡、数据中心及其他各类AI产品上,成为当下芯片行业风头最盛的巨头。
错过移动互联时代,也没跟上AI这股新潮流的英特尔,早已风光不再。
正因如此,价值研究所认为Mobileye所在的自动驾驶领域,对英特尔的未来十分重要——作为目前全球发展潜力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一,抓住自动驾驶风口是英特尔重拾昔日辉煌的关键。
事实上,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入局不算早,但布局的业务十分庞大。2016年,英特尔就宣布成立自动驾驶业务集团,随后通过大手笔买买买打造一条完整的自动驾驶产业链:
可以说,在分拆Mobileye之前,英特尔已经为进一步打开自动驾驶市场做了充足准备,独立上市是水到渠成。
Mobileye分拆上市凭什么值500亿美元?在Mobileye分拆上市的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周二美盘前直线拉升逾8%,盘中虽有所回落,最终还是收涨3.1%。52.57美元的收盘价,为今年10月21日以来的最高点。
股价走势,直观展现资本市场对Mobileye上市前景,以及英特尔未来发展规划的看好。价值研究所也认为,Mobileye绝对具备独立上市的实力。高达500亿美元的估值,也体现了业界对其研发能力、发展模式的认可。
500亿这个略显夸张的数字,绝不是凭空而来的。
首先,Mobileye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入英特尔之后还取得了长足进步。
虽然Mobileye是以ADAS系统发家,但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套十分完整、覆盖各个重要技术环节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也是Mobileye最大的优势。根据智慧芽统计的数据,截止目前,Mobileye旗下的子公司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共拥有620余件专利申请,有效专利近300件,发力专利达610件。
无论是满足新车评级要求L2及以下级的单目视觉、毫米波雷达融合系统,基于360度视觉感知的解决方案,还是达到L4级别的视觉感知、激光雷达系统,或者是高精地图REM及RSS责任敏感安全模型,Mobileye全都应有尽有。
在Mobileye的成长中,英特尔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Mobileye创始人兼CEO Amnon Shashua就说过,加入英特尔对于前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英特尔在芯片技术上积累的大量先进研发经验还有强大的资本实力,都为Mobileye的发展提供的助力。
从这个角度讲,英特尔当年备受争议的天价收购,无疑是一笔双赢买卖。
其次,Mobileye业务发展顺利,深耕自动驾驶和ADAS领域多年,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根据英特尔三季度报,Mobileye单季营收3.26亿美元,同比上涨39%。过去两年,Mobileye的年度总营收分别录得8.79亿美元和9.67亿美元,保持10%左右的同比增速。
事实上,Mobileye不是没有经历过重要客户流失的情况,但很快消解了危机。
2016年,Mobileye宣布和特斯拉终止合作。对于Mobileye和特斯拉的分道扬镳,很多人认为和后者Autopilot系统爆发安全事故有关。
同年5月份,特斯拉车主 Joshua Brown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使用Autopilot 功能时,因系统判断错误,车在毫无减速的情况下钻进前方卡车货柜下方,酿成惨案。事实上,特斯拉过于激进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方案,早已让Mobileye感到双方“理念不合”。而Joshua Brown的不幸身故,则成为两家企业终止合作的导火线。
不过,在离开特斯拉之后不久,Mobileye就迎来了英特尔的收购,并没有因为丢失大客户而遭遇资金链危机。而时至今日,正如前文所言,Mobileye业务线较当年丰富了不止一倍,也早已吸引了更多新客户。
其中,丰田就是Mobileye的新晋头号大客户。根据官方资料,Mobileye将在未来几年和采埃孚合作为丰田的多款热销车型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将为其带来十分可观的收入。
据价值研究所观察,在Mobileye的ADAS、自动驾驶、无人车三大业务板块中,已经诞生了EyeQ芯片、辅助驾驶系统方案Mobileye Supervision、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明星产品。根据官方数据,EyeQ芯片今年出货量将超过1亿颗,仅在今年第二季度就新增了超过1600万份装订单合同。
最后别忘了,自动驾驶赛道热闹非凡,现在正是Mobileye抢滩资本市场的大好时机。
根据英特尔和Strategy Analytics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会在2050年前达到7万亿美元,是一片充满想象空间的新蓝海。
潜力无穷的自动驾驶市场,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一二级市场都不乏明星企业。
目前已在美上市的自动驾驶企业中,Aurora市值超过130亿美元,图森未来、EMBK分别为85亿和38亿美元。未上市的自动驾驶独角兽中,除了估值高达500亿美元的Mobileye之外,谷歌旗下的Waymo和通用旗下的Cruise估值也都超过了300亿美元。
当然,目前大红大紫的Rivian,才是自动驾驶风口下“飞得最高的那只猪”。
在Rivian的众多专利技术中,R1T皮卡标配的脱手驾驶辅助系统属于L3自动驾驶级别,已经通过了自动驾驶的最低门槛。得益于技术上的创新和资本的追捧,作为一家成立不过12年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厂商,Rivian在还没有交付一辆车的情况下成功上市,当前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在IPO静默期结束后,各大投行对Rivian的股票评级也在近日相继出炉。据外媒统计,截止本周一已经有12位华尔街分析师给出了Rivian的评级,买入评级占比达67%,不仅远超标普500指数成分股55%的平均水平,甚至压过特斯拉一头。
华尔街对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这两大市场的偏爱程度,着实超出外界预料。
和Rivian相比,Mobileye是一家更纯粹的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价值研究所相信,要是后者能成功上市,不仅会为融资市场再添一把火,甚至有机会推动更多自动驾驶独角兽加快IPO计划。
事实上,在英特尔宣布分拆Mobileye之前,外界就已经在讨论Waymo和Cruise的上市前景了。
今年10月份的投资者日上,通用CEO Mary Barra曾表示,Cruise最早在2022年实现早期商业运营,而且已经准备好扩大现有服务范围。
Mobileye上市预计是在2022年,Cruise商业化也是在2022年。在资本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们不妨大胆假设:2022年,自动驾驶企业或将迎来一波上市潮。
这股潮流,当然不局限于外国企业。把眼光放回国内,价值研究所认为,Mobileye的成功,对百度Apollo、毫末、地平线等自动驾驶玩家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自动驾驶赛密集上市,春天到了?说到国内的自动驾驶行业,最近几年的发展可谓相当迅速。但在各个细分赛道纷纷涌现希望之星的同时,市场整体环境却依然十分严峻。
自动驾驶风口正浓,各细分赛道“百花竟放”。
首先,我们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国内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状况。
自动驾驶市场很大,截至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领域: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服务。
第一个要说的,是自动驾驶芯片领域。除了华为这个超级巨头之外,国内目前还有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心驰科技、中科寒武纪、四维图新等玩家。
都知道,芯片是智能汽车的大脑,是各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步的基础,重要性非同一般。因此,自动驾驶芯片企业也成为资本最爱的投资标的之一。
今年6月份,地平线完成C7轮融资,涉及金额高达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韦豪创芯、京东方等。在完成这一轮融资之后,地平线的估值达到50亿美元,是国内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发展速度最惊人的独角兽。
在不少媒体眼里,地平线已经被当做下一个中芯国际,甚至下一个宁德时代,将成为代表中国与世界竞争的芯片巨头。
其次,再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在这个细分赛道上,有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大玩家——百度Apollo,以及来涌现的元戎启行、驭势科技等新兴独角兽。值得一提的是,元戎启行在今年早些时候刚刚获得阿里巴巴注资,发展前景也被广泛看好。
当然,上述企业中,业务布局最完善、整体发展最迅速的,当属百度无疑。
目前,百度Apollo已经在量产园区(包括工业/科技园区)、景区、机场等场景掌握了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精准地图、无人驾驶终端数据、底层算法等主要技术一应俱全。某种程度上,百度和Mobileye一样,都是依靠全面的服务覆盖范围、牢固的产业链在一众竞争者中独占鳌头。
最后要说一下今年存在感明显增强的自动驾驶服务领域。
深耕这一细分赛道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聚焦Robotaxi业务,对标的是谷歌Waymo的发展路线,代表企业有百度、小鹏、滴滴等;另一类是专注无人配送,和美团、京东、菜鸟等即时配送市场资深玩家,还有和前者有深度合作的毫末智行,都在此列。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无人配送行业在过去两年取得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风口。
但整个行业仍在商业化探索初期,想盈利,依然很困难。
毫末出行的挣扎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据。
2019年脱胎于长城汽车ADAS研发部门的毫末智行,今年2月份完成了由首钢基金领投的Pre-A轮融资,估值达到近20亿美元。今年10月份宣布和阿里达摩院就“小蛮驴”无人配送车达成技术合作之后,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就表示,2022年将是AI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分水岭之年”:
之所以出现这种生产考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动驾驶烧钱太快,离赚钱又太远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引出另一个问题了: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目前正面对估值上升、赛道升温和生产困难加剧的矛盾局面。
上市之前,自动驾驶企业先要活下去根据Information的数据,全球排名前十的自动驾驶企业已经烧了超过160亿美元。其中,百度Apollo的烧钱速度和力度都名列前茅——据媒体统计,自Apollo计划问世以来,百度在研发上日均烧掉6000万人民币。
外国同行的日子其实同样不好过。谷歌Waymo和通用Cruise的研发投入都超过30亿美元;今年4月在美上市的图森未来光是第一季度就亏损3.85亿,同比扩大近14倍,研发经费占据大头。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除了有百度在背后不断输血的Apollo之外,国内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目前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一边是资本的狂热追捧,另一边是持续烧钱研发、商业化遥遥无期背后愈发严峻的生存考验。说到底,和AI等高新技术产业一样,自动驾驶也是一门非常烧钱的技术。在憧憬美好未来之前,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们首先要熬过眼前的难关。
而于这个行业性难题,价值研究所认为,暂时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未来一年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或许真的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是通过成功的商业化探索成功自救,还是通过上市融资补充弹药再打一场持久战,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目的: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讲,英特尔分拆Mobileye还真是意义非凡——要是Mobileye的上市能成功延长资本的投入周期,为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争取到更多的探索时间,那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也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而在国内这一众玩家之中,百度对自动驾驶行业的野心可能是最大的,也是跨界最多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Robotaxi之外,今年1月份,百度宣布亲自下场造车。3月份,由百度和吉利联合组建的集度汽车正式成立,标志着双方的联合造车计划全面加速。
在外界看来,百度此举是要为自己迟迟无法落地的AI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找到应用场景。既然市场发展速度不给力,那我就亲自下场为自己创造落地场景。
基于这份野心和决心,价值研究所认为,全力加速商业化的Apollo走向分拆上市,也是迟早的事。而Mobileye要是能提供成功经验,或许就会加快百度Apollo的独立上市计划。
事实上,12月2日,李彦宏的新书《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正式发布,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在唱好自动驾驶市场,为Apollo造势。
11月份,北京开放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Apollo旗下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成功拿下Robotaxi商业化第一单。在商业化的探索上,百度已经走在大部分同行的前头。
写在最后当然,资本并不傻。它们可能会眼红英特尔,可能会增加一点耐心,但最终还是需要看到回报。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讲,商业化的探索步伐必须加快再加快。
12月6日,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正式驶入京台高速,开启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根据小马智行方面的说法,这是自动驾驶企业首次在政策开放的公开高速公路进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意义非同一般。
随着配套政策逐步到位,各项落地测试有条不紊地展开,我们的确有理由憧憬自动驾驶行业在未来一年驶进新的快车道。
国外有Rivian,有即将到来的Mobileye,国内会不会也诞生一只身价千亿的自动驾驶超级独角兽?Apollo还是毫末智行?
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