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科技背后,是平安打造“健康帝国”的野心

时间:2021-12-10 18:14:24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7日,世界糖尿病大会(IDF2021)上,“糖尿病综合管理国际人机大赛”的结果引发热议:平安AskBob AI医生就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问题上,与3组共6名国内外糖尿病专科医生同场竞技,最终以92.4分比89.5分成功取胜。

上一次,人机之间的较量,还是在5年前:2016年3月15日,围棋人机大战五番战。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以3:1大比分领先李世石九段,最终局无关胜负,但“韩国棋王”依旧未曾放弃。只是,比赛行至280手,李在接连失误后投子认输。4:1,象征人类棋力“头号玩家”的李世石,仅仅拿下一局。

五年时间,AI跳出棋盘上的黑白博弈,进军医疗健康,并笑到了最后。这一次,主角由谷歌换成了平安。

并没有太多惊讶。

一年前,在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0暨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2020上,出征赛事的平安AskBob AI医生就曾以97.7分比93.9分,战胜由三家三级甲等医院优秀医生组成的三甲医生团队。

从心血管病到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已不是人工智能与行业顶尖专家的强强对话,而是平安依托AI、区块链、云科技、大数据在内多项原创基础科技技术,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又一次升级突破。

明日已至!

十年磨一剑,出鞘露锋芒

领跑医疗AI的中国平安,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在中国平安“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经营分析中,率先做情况陈述的是集团保险主业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其次是“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但可能没想到,收尾句点落在了“科技业务”上。

科技,已开始为平安的主业正向赋能。   

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新增5423项,累计达36835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同期,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732.27亿元,同比增长12.6%。

相比AI机器人助手取代传统人力作业,以及前三季度约15.4亿次AI坐席覆盖保险、贷款和信用卡在内的金融服务,平安围绕“保险+健康管理”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并通过与保险主业联动产生更大协同价值。其中,在平安超2.25亿的个人客户里,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比重接近63%,客均合同数约3.2个,客均AUM达4.1万元,分别是不使用该服务客群的1.6倍和2.9倍。

在中国平安“2021中报”19-20页,专就“以健康医疗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作细致分析。报告显示,平安已在医疗健康领域积累近30年经验,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正加速落地。正如开篇,平安AskBob AI医生在多病种诊断、治疗、管理方面达到乃至超越三甲专业医生水平。这让它在造影分析、案例诊断等方面,为广大医生提供有效助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医疗科技领域持续研发、投入,平安已将其从深远谋划归入长期核心战略。平安的抱负,绝不只是和阿里健康、丁香园一争流量高下,而是扎扎实实修炼基本功,由在线医疗赛道直切服务场景,直至闭环生态成型。

2005年6月,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

2015年4月,平安好医生APP正式上线。

前者,象征中国平安一只脚踏入医疗健康领域,后者,则是集团入局医疗科技行业,并为健康服务打通线上入口。平安用了近10年时间,将起先“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融合”的初步构想,最终完美呈现。

再之后,便到了平安“换挡提速”的冲刺time。

2018年5月4日,平安好医生赴港IPO,这家独角兽企业仅用45个月,便完成融资上市全过程,创下内地行业之最。

金融市场的乘风破浪,是平安医疗科技布局的“明面之上”。但真正打动资本大佬,并促成平安好医生市值屡创新高的核心,终归是平安一骑绝尘的科技创造力,比如其自研AI辅助诊疗系统,而这,也是平安医疗科技研发力的“水面之下”。

此刻,注重“修内功”的平安,已发展出一支近11万科技从业者、超3000名骨干科学家的人才创新团队,并于十年间累计投入超500亿元。

不光如此,平安还参与鹰瞳科技B+轮融资,与日本津村、盐野义制药、创业慧康等国内外医药科技企业,达成入股深度合作。平安利用金融硬实力粘合医疗行业尖端生产、创新团队,再打包并入“医疗生态圈”战略之内。

十年一剑,平安追逐的从不是医疗科技的风口,他本就是风口的“底层代码”之一。

打造HMO的“中国适用版”

马明哲说过,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科技连接着平安的「现在」与「未来」,但作为粘合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未来」铺路。

人机对决,一方面是平安展现医疗科技硬实力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则作为构建集团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管理闭环的技术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AI医生”并非平安健康战略的男一号,舞台属于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维护组织)模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为应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展出以预付制、会费式商业模式的健康维护组织HMO。1973年,美国颁布健康维护组织法后,HMO在各州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起初,在这一模式下,HMO会员在缴纳个人保费后,参保期内看病只需支付少量挂号费。预付费规则的设立,则让保险公司、医院成为利益共同体,后者需根据参保患者身体状况,提供对应类目的治疗与服务。

用“保费低、自付比例低”吸引民众参保积极性,以医院“控费动机”保障保险方基本利润。HMO模式也有两大“健康险+医疗”巨头:凯撒医疗、联合健康,前者获约30%美国人参保,后者则为全美超7000万人提供健康保险类服务。从2020年财报来看,凯撒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87亿美元,联合健康则为约2571.1亿元。后者体量为前者近3倍,更高居2021《财富》世界500强第8位。

后来居上的联合健康,目前业务构成分为联合健康保险(UnitedHealthcare)、健康管理产业(Optum)两个板块。2020年,联合健康保险业务营收2008.8亿美元,实现利润123.6亿美元;健康管理产业业务则贡献营收1363.1亿美元,利润100.5亿美元。

Optum业务以约40%营收占比,贡献近45%的利润构成。其中,Optum Health(健康管理)和Optum Insight(健康信息)两家子公司,撑起联合健康Optum板块的核心利润点。据美国联合健康年报显示,2020年底,Optum Health为约9800万客户提供如慢病管理、老年护理、诊疗咨询等健康需求,Optum Insight则为全美超4/5的医院、10万+医师、数百个健康险产品提供医疗数据系统及服务。

两大业务板块相互协调,让联合健康在2019年的运营费用率,降至14.5%的历史最低值。此外。基于HMO模式,联合健康10多年来股价一路上扬,从2009年12-13美元/股的低点,冲至近期超470美元/股的新高,涨幅接近40倍。12月8日收盘时,联合健康总市值突破4400亿美元。

这是一个成熟市场对我们的启发:2020年,国内健康险保费已达8173亿元,今年有望冲击万亿元大关。在中国平安最新1-10月保费收入情况公告中,集团10个月间在健康险的保费收入约为100.29亿元。

面对市场“蛋糕”不断做大,平安立足HMO模式谋求行业再分化,亦不难理解。

新赛道上,平安力图缔造“综合金融+HMO服务体系”的中国版模式。今年7月,平安人寿升级推出“平安臻享RUN”,被业界视作向“保险+健康管理”寿险改革的关键落子。10月,平安健康在投资者开放日公布“集HMO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服务”的2.0版战略升级。

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同样用“联合健康+O2O+会员制家庭医生”评论集团“医疗生态圈”战略。要知道,我国以公立医疗机构、社保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与美国(私人医疗为主、健康险发达)的国情大相径庭。因此,我国健康险业务仍无法从寿险、财产险单独剥离,形成如美国联合健康一样“保险主业+独立医疗”的商业模式,但平安在健康支持、管理上已不断加入HMO模式核心构架,并在整个生态圈打造中,将其融会贯通。

联合健康的「现在时」,能否成为中国平安的「未来时」?

这一簇未来的火苗,始终在广大投资人心底,照亮前路。

终点线——“医疗生态圈”战略

时至今日,人们不再单一追求保险的保障属性,而着眼于“保险+N”的连带服务。

在马明哲的改革构想里,保险是起点而非终点,一切指向只为一个词:服务。

保险主业的庞大客户基数,将成为未来平安步入其他战线的“入场券”,现在,平安将这张宝贵的“入场券”投入高增速的医疗健康行业。目前,中国每年医疗开支超6万亿人民币,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内医疗健康市场要在2030年达到16万亿人民币规模。政府决策、市场向好,抢占大健康蓝海产业高位,平安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基于“保险+医疗”的HMO模式,平安从用户、支付方、服务方、政府、科技五维着手,同时发力,打造生态闭环。此前,平安医疗就依托3万项疾病知识图谱,集疾病库、药品库、处方/治疗库、健康因子库和医生/医疗机构库的五大健康医疗库,推出5大领先智能服务。另外,平安“医疗生态圈”也总结出“疏、通、引、导”四大秘籍。

疏,疏通密集就诊需求;通,打通“诊前-诊中-诊后”管理通路;引,引领高效信息流通模式;导,向病患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指导。

为此,平安要做的可以结合为两点:

1、C端笼络流量、B端整合机构,构建产业链;

2、政府端撬动核心资源,抢占医院、医生等有限资源高地。

在此基础上,平安就金融主业发力,结合“保险+健康管理”新形式,将流量引向“大医疗健康生态圈”内,起到减少获客成本+深挖客单价值双向作用,强化彼此协同效应。

平安“医疗生态圈”可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

线上部分,是“联合健康+O2O+会员制家庭医生”的战略核心。今年9月15日,“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再革新,即立足专业家庭医生、专业健康测评和专属健康档案三项,并提供覆盖健康、亚健康、慢病和疾病四大健康服务场景的综合管理方案。

今年11月,平安健康推出“家庭医生会员制”,力图为HMO支付方和O2O供应方架起桥梁。至此,平安“保险+健康管理”体系构成已十分明显,即1个专业家庭医生+专业健康档案+4大服务场景的“1+4”模式。该模式打通用户“健康、治疗、康复”的一切状态,使之成为连贯存在的周期记录,也让「健康管理」真正落在实处。

线下部分,平安好医生已与15.1万家药店、4.9万家诊所、超3700家医院达成合作,更聚集全国近2万名专家,为4亿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左手保险业务,右手线上线下整合的医疗健康服务,加速冲刺的平安早就瞄向终点。

坚持“医疗生态圈”,也是平安集团未来长期核心战略之一。

在“金融”与“科技”的交集板块,平安是将二者结合得最好的企业。

医疗健康前景广阔,但平安为何早早前置「医疗」的优先级?

使命!

根据中国平安“1-10月保费收入详情”报告显示,健康险营收约100.29亿,同比大涨23.98%,涨幅位居大类险种之首。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总资产首次破10万亿元,达10.08万亿元。看起来,健康险只占这个“巨无霸”集团很小一角,但平安已将其视为保险主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高增速是“药引子”,基本国情才是决定重注的关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的18.7%,处在轻度老龄化阶段。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让「健康」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但世界卫生组织(WHO)却发来警告:近16%中国人因慢性病过早死亡。

可以说,平安这名“财务自由”的老少年,正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追求更具意义的事业。

他的落点,是“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

现在,正是平安这座“健康帝国”崛起的绝好时机!

(本文首发APP,作者|科技指北)

关键词: 中国平安 医疗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