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突发!3000亿芯片巨头破产重组方案确定,北京智路建广联合体接盘紫光集团

时间:2021-12-11 10:45:45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10日晚,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平台紫光国微(002049.SZ)、紫光股份(000938.SZ)等同时发公告称,收到紫光集团管理人的告知函,已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智路资本”)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建广资产”)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7家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将与其推进重整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根据公告,此次遴选是在法院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开展战略投资者招募工作,通过多轮重整投资方案遴选后,得出最终结果。重整计划草案须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并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后方可生效。

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紫光集团债务危机在爆发一年多之后,重整招募战略投资者一事终于在今天尘埃落定。北京智路资本、北京建广资产等组成的联合体,接盘这家总价值3000亿元的芯片巨头。

3000亿芯片巨头遭遇债务危机,智路建广联合体击败阿里中标

紫光集团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2005年改制。集团旗下有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学大教育等多家控股子公司,涉及芯片、存储、安全、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之一。

截至2019年底,集团总资产接近3000亿元。

自2009年起,紫光集团引进新的管理团队,赵伟国的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49%的股权,并先后出任总裁、董事长。赵伟国操盘紫光集团后,一直高举高打,在芯片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发起并购近60起,投入资金超过千亿元。紫光集团先后私有化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展讯、锐迪科,收购了新华三,并且在2016年联合多方组建成立长江存储进行了存储芯片领域,完成了公司“从芯到云”的战略部署。

赵伟国在紫光集团官网上致辞称,截至2018年底,紫光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占到全球SIM卡芯片市场份额的20%以上,也是中国领先的云服务供应商之一。紫光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不过,紫光集团一系列并购计划动用了大量资产,使得集团累计负债规模过大,融资结构失衡,问题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爆发。

2020年12月14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因流动资金紧张,紫光集团“18紫光04”未能按期支付利息,无力偿还4.5亿美元债之本金与利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而旗下紫光芯盛也表示,该违约可能导致其发行之美元债出现交叉违约。

紫光集团同时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紫光集团有息债务总额为人民币561.61亿元;紫光集团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为人民币1566.91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紫光集团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1452.33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722.36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729.98亿元;紫光集团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2957.58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1402.43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1555.16亿元。

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称,尽管2020年以来紫光集团继续保持多元化的业务格局,主营业务行业地位持续领先,芯片业务发展得到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但目前紫光集团在建项目资本支出压力较大,且前期对外并购导致债务规模处于高位。

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38亿元,相比2012年底增长约44倍。其中,超过半数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达794.28亿元,融资结构错配,最终导致紫光今天现金流承压。

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紫光集团急需重整招募战略投资者,而有意或被授意希望接过“烫手山芋”的投资人逐渐浮出水面。

今年1月,为化解债务危机,工作组对紫光集团启动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工作。2021年7月16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相关债权人对紫光集团的重整申请,指定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紫光集团管理人。

7月20日,紫光集团管理人发布的有关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称,本次需要引出战略投资者需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或紫光集团核心产业。公告显示,本次引入战略投资者需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或紫光集团核心产业。

今年8月27日,经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北京紫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远、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合称“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团管理人担任紫光集团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

随后,根据紫光集团方面的说法,截至9月5日报名截止日,共计7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后续,管理人还将进一步核查战略投资人资质、开展尽调与反尽调,并与战略投资人全面深入谈判,优中选优,加快确定最终战略投资人。”

10月18日,紫光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根据当天会议纪要文件显示,目前紫光集团的债权规模达到1081.81亿元。

随后在10月底,财新报道显示,参与紫光集团重整的7家企业分别为广东、北京、无锡、上海四地的国资,央企中国电子,私募股权基金智路建广联合体,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体,最终仅有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联合体以及智路建广联合体入围下一轮竞标。彭博报道指,收购要约为80亿美元。

据彭博12月9日报道,直到11月中国都还倾向于由阿里巴巴和浙江国资组成的财团接手紫光集团,但近期,美国加强对于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在美国上市中国企业的监管引发了担忧。

资料显示,美东时间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告称,已修订完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实施细则。这意味着针对中概股的管理政策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修订后的HFCAA细则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企业必须披露是否由政府实体拥有或控制。同时还需在年度报告中为其自身或外国运营实体提供额外的披露。

据悉,由于美国正收紧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若紫光集团收归阿里巴巴旗下,可能会令这家中国领先的芯片集团面临披露敏感信息披露的风险。因此,紫光集团才会交由智路资本和北京建广资产联合体接手。

据了解,紫光集团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相加已经接近2000亿元。目前紫光旗下拥有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学大教育三家上市公司,计划在科创板IPO的紫光展锐也是属于紫光集团旗下。此外,紫光集团还间接持有长江存储的部分股权。对于接盘人的要求非常高。

最终经过反复筛选,北京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牵头等组织的联合体替代了阿里财团,正式接盘紫光。

半导体并购巨人下一步

本次紫光集团投资牵头方为智路资本、建广资产两家,均是硬科技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位于北京。

根据天眼查显示,两家公司隶属于中关村融信金融信息化产业联盟(下称“融信联盟”)的投资平台。融信联盟由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芯国际前高管李滨牵头成立,理事单位包括中芯国际、北方华创、长电科技等芯片产业链企业。

其中,智路资本成立于2016年,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核心技术及其他新兴高端技术投资,覆盖半导体价值链、移动技术、汽车电子、机器人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五大领域,投资人包括高科技公司、大型金融机构和家族基金等。今年6月,智路资本(Wise Road Capital)宣布14亿美元收购韩国芯片厂商美格纳半导体(MagnaChip),引发了行业关注,最终由于美国介入宣告并购进程停滞;而本月初,智路资本又以14.6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半导体封测企业日月光在大陆的四座工厂的权益。(详见App前文:《美国政府强势介入审查,中资92亿元收购韩国芯片厂“美格纳”案再生变数》)

建广资产则成立于2014年1月,由中国建投和融信联盟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曾与恩智浦(NXP)合资成立专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瑞能半导体,18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的射频功率业务等。

与此对应的是,市场一直传言,由于紫光规模和负债庞大,接盘的很大可能是阿里巴巴组成的财团。不过彭博报道指,由于阿里股票同时在香港、美国两地发行,需要对外披露相关信息,并不符合接盘紫光的条件。相较而言,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虽知名度稍小且具备私募身份,但其在半导体领域布局的广度和耕耘的深度上更有优势。

2017年初,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两家曾联合以27.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旗下标准件业务,后更名为安世半导体。收购完成后,两家联合体为其对接国内手机、家电厂商及供应链企业,帮助提升销售,同时通过扩建封测厂等。随后这部分资产在2019年和2020年分两次以超过2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手卖给国内上市企业闻泰科技(600745.SH),提升了国内芯片公司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实际上两家基金曾在多个投资并购案中合作,主要选择半导体领域国内外细分赛道考前、拥有负债的企业标的,通过投资收购方式很好的整合、嫁接运营管理能力,并提供资金支持等,而后再出售给国内半导体企业,从而提高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话语权,提升资产价值,也很好的将企业变成有益资源。

近年来,赵伟国和他的紫光集团频频出手,被媒体称为“半导体并购巨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到2019年短短6年时间里,紫光集团斥巨资收购多家芯片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以162亿元从美股私有化国内两家芯片厂家展讯、锐迪科,2015年斥资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51%的股权,2018年再以超过170亿元收购法国芯片连接器厂商立联信。此外,紫光集团还斥巨资投资入股长江存储,投入存储器芯片制造。

不过,一些产业投资人并不认可赵伟国的打法,认为其不懂半导体和产业规律。在他们看来,半导体行业内的投资和回报比例是不稳定的,更不稳定的是时间。紫光集团长时间的大量投入,资金回笼缓慢,现金流流动不畅,导致集团债务不断增加。赤字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今年10月App参加的一场闭门峰会上,针对于芯片行业增长爆发引发的乱象,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院长魏少军指出,“芯片行业成不了‘风口上的猪’,这个领域也不可能出现弯道超车,我们只有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回归产业的本源,回归技术驱动的本源,踏踏实实地认真做好集成电路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紫光集团仍未披露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和全年审计报告。

(本文首发App,作者|林志佳)

关键词: 互联网 半导体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