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价格有望大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国常会提出,下一步将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始于2018年,最初在11座城市试点,次年扩围至全国。以药价大降而备受关注的药品集采,也被形容为“国家团购”,即以价换量。通过国家组织开展集采来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同时又能保证采购量,最终实现患者用上低价药械、中标企业有利可图的双赢局面。
从2018年11月至今,我国已开展了六批七轮全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内容从口服剂型扩展到注射剂型、从化学药扩展到生物药,品种、数量、竞争程度都在不断实现突破。
除药品外,近年来也将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纳入了国家集采范围,例如2020年开展的心脏支架集采,将其价格从数万元下降至不到1000元。去年的人工关节集采中,中选产品从平均3万元降到1万元以内,降幅达到80%以上。
而此次国常会提出将纳入集采的种植牙,是典型的“高值医用耗材”之一。
集采解决种植牙价格居高不下难题人大代表李小莉曾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形容,“一个县级以下医院,平均一颗种植牙治疗费用约在6000元-2万元不等,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由于口腔耗材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中,因此将种植牙纳入集采是广大群众期盼已久的心声。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指出,种植牙企业利润较高,将其纳入集采有利于进一步压缩中间水分,推动行业整体往良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种植牙价格较高,患者需求大负担重,将种植牙纳入集采对于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上述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的集采价格,金春林预计,种植牙耗材降幅也约为七成。
事实上,从去年起就不断传出种植牙有望进入集采的声音。去年8月,宁波市在《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及,拟调整口腔种植牙项目整体医保支付标准。这在当时就被解读为,种植牙有望纳入地方集采范围。
随后在去年11月,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此后浙江、宁夏等多地也发布了类似的通知,开展口腔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再次被解读为,种植牙有望纳入集采范围。
此次国常会正式将一直备受关注的种植牙集采提上日程,对于患者来说,这将降低医疗费用。而对于行业来说,集采必然会影响现有行业格局,这也对相关企业提出新的挑战。
加速国产耗材替代,口腔医疗机构盈利受损?据国海证券2021年7月数据,2020年我国种植牙植入数量预计400万颗,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0%。按消费端单颗种植牙患者支付7400元计算,2020年市场规模297亿元。按发达国家渗透率每万人约200颗,价格以目前的50%计算,我国种植牙市场空间可达1060亿元,未来十年种植牙赛道将高速增长。
而在我国千亿市值种植牙市场中,目前种植牙产品以美国、瑞士、德国等外资品牌为主,国产种植体的起步较晚,市场份额在7%左右。不少进口品牌种植体价格是国产品牌的3倍以上,这也被认为是种植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国产种植牙耗材与进口品牌相比,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牙医群体认可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小,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相对优惠。如今种植牙将纳入集采,有利于国产种植牙相关企业打通销售渠道。业内普遍认为这将加速国产种植牙耗材替代,有望打破进口为主的市场格局。
除了种植牙耗材生产商,开展种植牙业务的医疗机构或许也将受到集采的影响。2021年10月,有市场传言称西南某省将联合其他9省对种植牙进行集采。当时素有“牙茅”之称的通策医疗就出现股价大跌的情况。
当时通策医疗回应称,对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种植牙集采是机遇,并非危机。公司将积极通过共同富裕的行动,推动通策高中低口腔超市的概念,增加低价种植项目,促进公司在低价种植市场的占有率。
2021年以来,与通策医疗在同一赛道的瑞尔集团、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牙博士纷纷启动赴港上市。政策层面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口腔连锁机构的盈利预期、估值及上市进程?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随着集采的推进,种植牙价格势必会下滑,也会对当下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盈利方式产生影响,机构需要用增值服务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此外,集采对民营口腔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技术水平、增幅服务等,也不完全是负面影响。是否会对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产生致命影响,取决于种植牙是否纳入医保以及纳入的程度。
(APP编辑翟碧月综合自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八点健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