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疫情笼罩之下,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第一次在外度过了新年。
一位去年刚毕业的天津大学生对字母榜说,这是他从小到大离家最久的一次。由于新增确诊病例就在他居住小区的隔壁,他的小区已经封锁,他已经做好了在隔离状态下度过虎年春节的打算。
由于外卖无法上门,他又尚未习得做饭的技能,只能草草地囤积了 3 箱方便面度日。他说,年夜饭可能还是泡面,也许会加根肠。
不少年轻人更是连续两年在外过年。北京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说,去年第一次在外过年时,除夕夜他只是随便在家煮了个小火锅,而今年,他迫切地想要尝试自己包一顿饺子——因为可以在心理上让自己与家乡更近。
有时候这也不完全是坏事,些许遗憾的获得总会让人对当下更加珍惜。不止受访者在采访中提及对亲人聚少离多的担忧,“老人们年纪都那么大了,你还能见到她们几次呢?还能一起过多少个年呀?”
字母榜与四位在外过年的年轻人聊了聊,以下是他们的口述实录:
刘志望,27 岁,西安,实习律师自己做菜,八凉八热,争取把桌子都摆满
西安疫情刚过去没多久,尽管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估计不能回家过年了,但是当我告诉父母不打算回家过年的时候,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其实也还好,我家离西安挺近的,开车也就一个小时多的样子,等年后再抽个时间回去。之前我也经常下午下班了开车回家,在家里住一晚第二天早晨再直接来单位上班。
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们家还算挺热闹。年三十那天,从吃过晌午饭后,全家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我和姐姐负责贴门神、贴对联,再在奶奶的指引下在家里面贴上财神爷、土地爷、灶神爷,摆上贡品,跟着跪拜,爸爸和妈妈负责厨房事宜。
等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后,天也就快黑了。家里的男丁会去坟地里给家里过世的老人们上香,请他们回家过年。晚上,我们一家子,还有我三个伯伯、几个堂哥,都会聚在在我奶奶的屋子里吃年夜饭。
从2019年开始,家里每年都会少一个人团聚。2019年爷爷去世,家里少了一个人团聚,2020年姐姐因为北京疫情没有回家。今年非但姐姐在北京也回不来,连我也不打算回去了,我们家就只有我爸妈和奶奶了。
西安疫情的这一个多月,除了做核酸之外,我一直待在家办公,算了算,整整有36天。在家呆的久了,有时候就会有点焦虑,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经常干一会儿就想玩手机,找人聊聊天,或者打开个电影看看。
疫情刚起来的时候,我每次做饭还想着换换花样,经常当天做饭时都开始计划后面二三天的饭了。但到了后来,就想着随便对付下,能吃饱就行。因为物资紧张,一天吃饭的次数也缩减到两顿。
这周西安正式解封了,第一天上班感觉挺不适应的,只想着尽快摸鱼到放假。公司里好多同事见面我都叫不上名字,对不上脸,在公司里也怪怪的,没有工作的心情。西安的街上还是有些冷清,丝毫感觉不到年关近了。
说起来,这还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关于年三十怎么过,我心里都计划好了,租的房子里有投影仪,还有我室友给前女友表白剩下的彩灯,我囤了白酒和啤酒,准备叫上几个朋友一起来我家,热热闹闹的。
到时候我做菜,八凉八热,争取把桌子都摆满,大家一起在西安快乐过年!
王立伟,30 岁,北京,互联网公司今年,我想自己包一次饺子。
算上今年,我已经连续两年没回家过年了。去年不是都号召就地过年嘛,就没回去。今年本来打算回去的,结果老家河南又有疫情了,只能作罢。
过年不回去肯定会想家,一个人在北京,你知道你不属于这座城市。但是回家的话,你又会有很大压力。回家带给你的不仅是团圆,也有一份压力在。
怎么说,我就特别逃避看见日渐衰老的父母,这意味着你得负起更多责任,不管是给父母养老也好,你自己买房子也好,你自己的生活不能再让家里去为你操心。而且我爸还一直有糖尿病,我每次回家都感觉到压力在一点一点增加。
我都快想不起来去年我一个人在北京是怎么过年的了。那会儿我刚入职北京一家互联网大厂,紧接着就接手了一个特别重大的项目,整个腊月都在加班。那段时间经常是晚上一两点到家,睡醒了就去公司。
除夕夜我是一个人过的,自己在家里吃了份火锅。整整七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补觉,除了打会儿游戏、看看书什么的,很长时间我都是躺在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一直在休息。
我特别不适应互联网这种内卷的工作氛围,也不习惯他们这一套规则。比如我们领导,他其实工作不怎么样,但向上汇报的时候,都包装的很好。我特别讨厌这种宣传式的汇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讨好领导上,但是这里的规则就是这样。你在里面格格不入的,也很难晋升。但又不能轻易辞职,钱是现实问题。
去年我不回家过年的时候,有的同事会觉得我孤单啊什么的,回不了家太惨了,但我觉得就那样吧,毕竟这么多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只是除夕夜跟家里视频的时候会有些难过。
今年我提前请了两天假,准备到时候置办些生鲜年货。我妈从老家给我寄了点酱牛肉、驴肉。
以前过年,我们除夕夜都会吃饺子。我和我爸会在十二点的时候去院子里放鞭炮,然后我奶奶就开始往锅里下饺子。
我一直觉得包饺子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你得做馅料、和面、擀皮,所以去年我就自己煮了点火锅随便吃了点。
但是今年,我真的想自己包一次饺子。
你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会觉得只是偶尔一次,但是第二年,就会想刻意地把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和老家贴近一点,可能这样才会觉得更有年味,不至于觉得大家都在过年,而我却回不去。
最起码,也许我自己包出来的饺子和家里吃的还是一个味道。
张天,23 岁,天津,国企职工泡面加根肠,算是过年了。
1 月初的时候,我就买好了 29 号回家的机票。但是没想到,天津爆发了疫情,8 号 3 例,9 号21 例,12 号 41 例……我只能退了机票,在天津就地过年。
我在天津上的大学,今年刚毕业,入职本地一家国企,做系统维护方面的工作。国企工作虽然没有互联网那么累,但我们做系统维护的,出了问题就得马上解决,得 24 小时有人在,节假日也要值班。
这也是我第一次没回家过年。说实话,我本身对过年没什么想法,它就是一个家庭的聚会。以前过年我总觉得烦,因为总要走亲戚。现在突然有了一个机会,可以自己一个人静下来,却又有点想家。
我们家亲戚多,以前没有疫情的时候,经常从初一到初七都走不完。疫情来了后,大家就改为约在一个饭店里,一起吃个饭就当过年了,年味也淡了不少。
我妈没说什么,电话里她就说要以安全为主。那会儿还是天津疫情刚起来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些害怕,万一我感染了再把家里人传染了怎么办?所以就回头再抽空回去吧。前两天,我把给我妈新买的手机寄回去了,本来要亲自带回去的。
我现在住在公司提供的员工宿舍里。说是宿舍,其实就是小区里正常的单元房,打了隔断,一个人分上十几平米的小隔间,厨卫共用。天津有了疫情后我就一直居家办公,除了做核酸没再下过楼。
我买了三箱康师傅的泡面充当饭菜。宿舍里虽然有厨具,但是我不会做饭,只能用泡面充饥了。这两周已经吃了大半了,估计支撑不到除夕了。
以前过除夕,家里都会做一大桌子菜,主角当然是饺子。我爸还会专门跟我喝点酒,自打我上大学后,他就一直说要锻炼我的酒量——不过我一点都不喜欢喝酒。
月底,天津疫情渐渐和缓了,我想也许可以回家了。26 号,我跑去单位开了一张离津证明,同时预约了第二天的核酸,结果晚上我们小区隔壁就确诊了一例新病例,在我在的小区也完全封闭了,看样子直到春节假期也不会解封。
我经历一波早上开证明、中午买机票、晚上出疫情、第二天退票的大喜大悲,没办法,也许我命里就不该回家。
我还没想好春节 7 天假期怎么过,可能就是窝在宿舍里打 7 天游戏吧?除夕夜也不知道吃什么,实在不行就还泡面吧,加根肠,算是过年了。
何晴,26岁,北京,媒体和妈妈一起去打水光针。
因为疫情,我们家里 4 口人,被分散在 3 个不同的地方过年。我和我妈在困在北京,我爸在郑州,我弟在部队,都只能就地过年。
我老早就期盼着放假,可以拿着钞票回郑州拉动老家内需,家里的同学们也都约好了,现在好了,只能为北京的春节消费做贡献了。
好在我妈陪我一起在北京过年。我跟我妈关系特好,我一般都喊她“霞姐”。我刚毕业那会儿,压力特别大,霞姐就说北京陪我住一段时间。后来住的时间长了,她觉得我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太不容易了,索性直接在北京找了个兼职,就一直留下来了。
霞姐陪着,我感觉我现在工作都还是像上学一样,我就只用忙工作上的事儿就好了,生活上通通不用考虑。之前霞姐还一直坚持让我带饭,觉得外面吃的不卫生,结果把我养得太胖了,后来我就严词拒绝了她,再也不带饭了。
霞姐帮了我很多,我们俩之间几乎没有代沟。我工作上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都会回家找霞姐哭诉,她就跟着我一起吐槽,有时候也会说些人生大道理。我觉得有霞姐在,我在北京就是“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我们俩还没想好怎么过年,前两天我俩还讨论来着,开玩笑说不然就在家里睡觉好了。后来我俩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一起去打水光针,美容养颜。
去年因为春节公司要值班,我一个人留在北京过年。我记得年三十那天我还在公司,想着下班后随便去超市买点菜做顿年夜饭。
结果晚上 6 点多跑到超市,什么菜都没了——其实我也不怎么会做饭。除夕夜我索性没吃,净躺在沙发上抢群里的拜年红包了。电视机开着春晚,权当一背景音,压根没咋看。到零点,给家里人打一祝福电话,一天就过去了。可能因为从小我就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也没觉得啥孤单的。
今年又没法回去,感到最遗憾的可能就是没法见到奶奶和姥姥了。你想想看,老人们年纪都那么大了,你还能见到她们几次呢?还能一起过多少个年呀?我都给她们买好了礼物,两件一模一样的羊毛衫,人人有份,现在只能寄给她们了。
霞姐陪我一起在北京过年,年夜饭的准备工作霞姐早就收拾妥当了。我的舅舅们从老家寄来了好多烧鸡、腊肉,我还分了好多给我的同样在京过年的年轻朋友们。霞姐准备了我爱吃的猪蹄及虾仁馅儿的饺子,反正吃的绝对不用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