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5G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5G概念股涨幅更是高达30%。随着5G时代的到来,该如何理解5G带来的影响,又该如何利用5G技术使自己驶入快车道,成为金融业及资本市场关心的话题。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于近期采访了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行者——金融壹账通智能风控总经理、加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施奕明。
“5G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功耗、泛在性、高安全标准等特性,这将对金融机构的获客、风控、运营、智能科技应用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而金融行业与从业者在当下就要未雨绸缪。” 施奕明向记者表示。
金融机构如何理解5G?
在施奕明看来,5G有六大显著特性,这些特性将深刻改变金融业态。
一是速度快。“速度快不能简单理解成速度比原来提高了8倍-10倍,它很可能催生出很多的厂商以及流量入口的机会。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比如一些金融、支付场景。”
二是泛在网络。即用多个低功率的基站来取代一个高功率的基站,在这种情况下,此前网络不能覆盖、信号弱的地方也可以实现快速上网。“如果说现在4G信号覆盖60%的区域,已是各种金融服务相互搏杀的红海,那么剩余40%的区域将是5G的蓝海。”
三是低功耗。现在很多4G设备,功率大、电耗多、成本高,很多场景难以大规模铺设监控设备,而5G是一个低功率低功耗传输的状态,电池续航时间会变得很长,原来一些不可能做的应用,在5G环境中变得可以实现,丰富多维的监控数据有利于金融行业风控。
四是低延迟。5G是毫秒级的延时,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即时性。在金融领域,全息投影的虚拟客服应用将会应运而生,以后的金融门店可以真正做到无人。
五是安全性高。5G出来之后,信息安全的标准会升级,信息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区块链、云技术上会有很大的提升。
六是万物互联。如果说3G、4G完成了人与人的连接,那么5G将完成世间万物的互相连接。在5G时代,穿戴智能表、家用智能灯、出行智能车等,每一件物体都有传感器,通过5G实现数据交互。
施奕明认为,4G其实是重新分配流量的一个过程,5G的到来亦如此。但是5G在技术上具有颠覆性,所以与4G、3G完全不一样,因此它洗牌的力度会比4G时代更大。
深刻影响金融业四大领域
施奕明表示:“金融的核心其实就是四个字——风险定价,其中,识别风险和获客是最重要的事,而5G将在获客、风控、运营、智能科技应用这四个方面,给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
从获客层面来看,随着终端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获客的手段会不断增加。目前已有不少智能5G终端厂商正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新场景下消费者使用习惯将会发生哪些改变。
在他看来,消费者很大程度上会青睐新一代的通讯设备,比如虚拟形象的通信、全息投影通讯等,迭代后的通讯设备会是新的流量入口,金融获客的主流阵地也将转移。而5G与生物识别技术结合,下一代支付形式可能是人脸支付、微表情支付、脑电波支付、虹膜支付、声纹支付等各种新的形态。
从风控层面来看,随着5G设备的大量增加,各行各业搜集数据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以车险场景为例,目前金融科技在该场景下的最新应用是不需要保险查勘员去现场查勘,只需客户围着车子拍一圈照片或视频,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的方式识别出汽车损伤处、损伤程度、需要什么配件、配件哪里有、价格是多少,从而进行智能定损工作。
而在5G时代到来之后,依照安全法规在车身安装感应设备,对车辆碰擦损伤信息进行自动的5G网络传输,可以进一步减少运营成本和欺诈风险。因为数据传输都是实时的,汽车只要碰一下,后台数据就会知道碰在哪里、怎么碰的、和谁碰的,这些信息会被即时收集。
再以小微贷款为例,由于缺乏小微企业经营的有效数据,小微贷款一直是行业痛点,在与5G设备结合之后,小微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经营情况都会通过5G网络进行实时的传送,会极大补充多维有效数据,提高小微贷款的风控水平。
在运营层面,施奕明提到了多个应用维度。以全息投影为代表的虚拟客服的比重会越来越高,真正做到消费者身边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甚至还会更加个性化,比如在得到授权和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享受自己偶像的全息投影来为自己服务。
“5G时代,专门的银行门店将会慢慢消失,那线下流量哪里来?咖啡店、茶坊、商场、餐厅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线下场景将会带有金融属性,金融服务将在一个消费者喜欢的环境中实现更加个性和便捷地提供。”施奕明表示,5G的安全加密和泛在性等特征,将使得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金融服务。
科技智能应用方面,5G会带来非结构化数据的暴增,这对人工智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场景、数据种类和数据量变多的情况下,加上算法的创新,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在5G环境中将有突飞猛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