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资料图)
在上周举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WAIC),蚂蚁集团密集包揽了几大技术论坛,讨论话题从图计算、到隐私计算,再到区块链等,同时开放了三大核心技术,包括:开源高性能图数据库TuGraph、推出工业级全数据AI检测平台、开放可信隐私计算“隐语开放平台”,蚂蚁链隐私协作平台FAIR也宣布升级。
这是继今年8月,蚂蚁集团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升级至4.0之后,其在技术领域的又一套重要动作。
而据更可靠消息,像隐私计算近两年才走进公众视野的技术,蚂蚁集团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重投入。作为一家以网络支付起家的公司,技术到底对蚂蚁集团意味着什么?
公开根技术关于蚂蚁集团的技术体系,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过公开报道。
此次借助WAIC的时机,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在线下交流时提到,数字化产业大规模应用落地,亟需解决安全可信、协作共识、复杂关联分析、存储计算规模爆炸、降低耗能等问题,需要在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基础设施、绿色计算等AI大规模应用的“根技术”上深耕探索。
蚂蚁集团在这方面储备了核心技术能力,它们分别是:“隐语”可信隐私计算,蚂蚁链,TuGraph大规模图计算系统,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以及蚂蚁绿色计算。
而巧合的是,除了半个月前刚刚有新动作亮相的OceanBase 4.0,其余四项技术都在WAIC上有新动作公布。蚂蚁集团密集公开技术进展,背后有什么样的筹划?
这可能与蚂蚁集团顶层设计中对技术方向的定位有很大关系。
回溯2021年年中,蚂蚁集团内部成立了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陈文光担任技术研究院院长,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连同蚂蚁集团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任王志荣都是研究院的核心成员。据了解,蚂蚁集团技术研究院下设六大实验室,分别是:
蚂蚁集团近期密集公开的技术新动作,可以说都在技术研究院的规划之中。也就是说,蚂蚁集团早从去年年中开始就已经在重新梳理技术体系,而这个技术体系是放在蚂蚁集团整个大的战略框架中的。“今年蚂蚁集团发布了ESG的战略,战略中提出了四大可持续发展方向,这四个大方向里其中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王志荣坦言。而据他所说,蚂蚁集团的科技创新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为蚂蚁集团业务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开放出来,与实体经济结合,促进产业发展。
自两年前,蚂蚁集团暂停IPO到现在,其一直在进行业务的合规调整,技术体系的定调和梳理自然也服务于集团大的战略规划。而向产业界开放技术或许是蚂蚁集团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提前打出的一张关键牌。
商业化前路如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手握核心技术能力,要说蚂蚁没有将其商业化的野心,自是无法令人信服,况且在蚂蚁亟需开拓新增长极的当下,开放已经积累多年的技术能力或是最优“捷径”。
在此次WAIC现场,蚂蚁集团的技术商业化已经稍有端倪。以蚂蚁链隐私协作平台FAIR为例,FAIR诞生于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资产的时代,在金融风控、联合营销、医疗健康等场景中,往往涉及到频繁、大量的多方数据计算任务,能否快、准、安全地算出结果,直接影响着业务的协作效率。FAIR正是为中小金融机构的此类需求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FAIR的背后是蚂蚁集团旗下的科技业务板块公司“蚂蚁数科”,在由蚂蚁集团提供的官方资料中,蚂蚁数科的职能是融合蚂蚁集团的技术能力,为金融机构数字化升级、小微商家数字化经营、产业链数字化协作和跨境服务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一言以蔽之,蚂蚁数科,或是蚂蚁集团技术商业化的桥头堡。
商业化之路,竞争无法避免。单就隐私计算、图计算来说,目前不仅有综合云计算厂商趋之若鹜,垂直这一技术领域的创业公司也布局者众。蚂蚁集团想通过前沿技术破题,有何法门?对于这一问题,陈文光与韦韬都对此问题做了部分解答。
以图计算为例,虽然图技术在产业的应用已经进入快车道,图计算与图数据库共同组成了数字化产业落地中解决复杂计算的问题。“图数据库更多是资产改查,而蚂蚁集团所说的图计算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算法,此时图计算就变成了可以神经元模拟仿真的研究方法,可用于金融风险识别或其他高性能计算场景。”陈文光表示。
以隐私计算为例,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设立大数据交易所,以此为风向延伸出的数据资产、数据交易类技术工具/平台层出不穷,蚂蚁集团所做的隐私计算又有何不同?韦韬告诉App,从行业来看,虽然隐私计算风起,但主要停留在计算密态化这一步,隐私计算在真正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复杂步骤的融合处理,比如数据要素的平台化等等。“不同框架有不同优势,蚂蚁在隐私计算领域比较擅长三个方向,主流机器学习支持、数据分析支持以及对性能的决策支持。”韦韬说。
无论是隐私计算还是图计算,行业都需要经历一个充分竞争的探索阶段,用开放激励创新。而蚂蚁集团,正在通过技术开放开辟一个新机会。
(本文首发APP 作者 | 秦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