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天天热点!《昆仑神宫》背后,鬼吹灯IP改编的工业化养成

时间:2022-10-14 15:55:30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月13日晚,改编自“鬼吹灯”系列的《昆仑神宫》迎来会员收官。

相较以往,新一季延续了潘粤明、张雨绮、姜超组成的“铁三角”,书接上一季《云南虫谷》之后,三人收获雮尘珠但意外染上红斑,为解此怪病,“铁三角”与明叔、初一等人开启了西藏之行。

无论是保持主创阵容不变,还是在叙事上呈现出连贯性,都体现出“鬼吹灯”系列体系化的特征,新一季《昆仑神宫》上线后,豆瓣评分甚至一度达到8.3分。相对稳定的内容品质背后,折射出IP改编工业化逐渐成型,自阅文高价收回《鬼吹灯》八部版权,到企鹅影视统筹开发,再到管虎背后的七印象入场,“鬼吹灯”的影视化道路一点点修正,也给IP改编市场不断提供新的思考。

先人物后故事

“鬼吹灯”作为国内市场的一个超级IP,影视化至今,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影视剧已经有几十部。且不说各自的内容如何变化,单是胡八一、Shirley杨、王胖子组成的“铁三角”就有多个版本。

2020年,潘粤明,张雨绮、姜超组成的三人组首次出现在《龙岭迷窟》中,尽管珠玉在前,《龙岭迷窟》还是拿到8.1的豆瓣评分,这一版“铁三角”与原著人物形象的高度贴合,也收到了市场诸多正向反馈。

也是自《龙岭迷窟》起,企鹅影视及七印象团队决定将《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南海归墟》《巫峡棺山》五部连拍,“铁三角”的阵容也不再改变。阵容的稳定是“鬼吹灯”系列保持高品质输出的一个重要基础,至少在与市场的对话中,观众不必再去一遍遍适应一个个新的“胡八一”,但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持续协调。

更重要的是,在这背后伴随着主创团队创作思路的一次次修正,“鬼吹灯”系列网剧制片人梁静曾对环球时报表示:“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只要人物立住了,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这两点就都成立了。”这是梁静在《怒晴湘西》之后分享的创作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鬼吹灯”多部作品围绕“铁三角”的经历展开叙事,《怒晴湘西》的重点则是陈玉楼、鹧鸪哨、红姑娘等老一辈“卸岭力士”与“搬山道人”。这一季中,除了潘粤明饰演的陈玉楼深入人心,高伟光呈现的鹧鸪哨也频频出圈,从“魁星踢斗”的绝技,到对付各类精怪的独门技法,鹧鸪哨满足了不少人的想象。甚至在《龙岭迷窟》之后,主创团队还围绕鹧鸪哨和红姑娘创作番外短剧《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道人》。

由此不难看出,《怒晴湘西》前后,“先人物后故事”的创作思路已经相对清晰,市场的高口碑也肯定了这一方向,也更坚定了创作团队在阵容选择上尽量靠近原著人物的思路,潘粤明版“铁三角”便是出现在《怒晴湘西》之后。直到如今的《昆仑神宫》,立人物仍在故事之前,天授唱诗人阿克身上的神秘色彩、戏份不多的格玛让人印象深刻,后来深度参与西藏之行的初一更是成了很多人的意难平。

持续与市场对话

“鬼吹灯”之所以成为一个超级IP,在于以网文为载体勾勒出一个宏大、神秘、变幻莫测的摸金倒斗的世界,而对于影视化来说,这样的内容也是新的类型,可参考的内容并不多。

单从网剧的开发来说,自“鬼吹灯”八部版权被阅文高价买回之后,孵化的第一部作品是《精绝古城》,该剧上线于2016年。当时,《精绝古城》的承制方为正午阳光,有了传统创作团队的加持,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中,《精绝古城》甚至一度谋求上星。由此可见,企鹅影视在当时已经有了长线开发的打算,且对“鬼吹灯”IP影视化抱有诸多期待。

事实证明,没能上星并不能否认《精绝古城》的热度和品质。腾讯视频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精绝古城》播放量超45亿,是年度内平台播放量最高的自制网剧。此外,该剧豆瓣8分左右的评分,也让这部作品与同期同类内容拉开较大差距。而作为传统影视创作团队中的佼佼者,正午阳光的首次操刀奠定了“鬼吹灯”网剧品质化的基础。

2017年,同系列的《黄皮子坟》上线,尽管正午阳光选择退出,但管虎背后的七印象团队由此入场,后者带来的改变在于,电影化的场景搭建、叙事风格等开始走进网剧。但不可避免地,两种创作风格的差异,带来了“鬼吹灯”系列化开发的首次割裂。《黄皮子坟》对原著内容的大面积改编,招致诸多原著粉不满,口碑也因此大幅下滑。

但如今来看,市场的及时反馈让创作团队更快看到方向性的错误,在后来的内容开发中,对原著的尊重、对市场的尊重被摆在更靠前的位置。也是因此,后来的《怒晴湘西》《龙岭迷窟》口碑迅速回升,与市场的持续对话也让“鬼吹灯”IP改编不断完成自我修正。

具体到新一季的《昆仑神宫》来看,电影质感、快节奏叙事、惊险刺激与插科打诨的喜感交织等优势仍在延续。相比之下,《昆仑神宫》最大的变动在于导演由之前的费振翔变为蔡岳勋,后者最著名的作品为大S版《流星花园》。由于导演以情感戏见长,《昆仑神宫》的情感戏处理得也更细腻,但在探险类内容中难免有些拖节奏,也成为《昆仑神宫》后期口碑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未来也需要在新的内容开发中平衡市场需求。

体系化背后的工业化支撑

《鬼吹灯》系列小说自2006年便开始连载,至今已有16年时间。从在网文领域大放异彩,到一步步开启影视化创作,“鬼吹灯”的IP改编过程也伴随着国内网剧市场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鬼吹灯”的IP归属问题曾引发不少争议,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多年来也不断与玄霆公司对簿公堂。但好的一点在于,“鬼吹灯”影视化中,背后的创作者覆盖到大量的优质创作团队。

需要了解的是,“鬼吹灯”最早开始被影视化时,正值国内市场追捧大IP的阶段,“鬼吹灯”自然炙手可热。而这类内容对创作团队要求更高,无论是场景搭建还是后期制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2015年,改编自“鬼吹灯”IP的两部电影——《九层妖塔》与《寻龙诀》同年上映,前者背后站着中影、乐视,后者则聚齐万达、华谊、光线,投资成本更是超2.5亿。而从市场回报来看,《寻龙诀》拿到13.7亿票房,位列年度TOP10,《九层妖塔》累计票房也达到6.8亿。

而在网剧方面,同时期内,付费模式的开启加速了更多平台和创作者入场,新的商业模式被验证,平台对自制内容的投入也迅速加码。后来企鹅影视投拍“鬼吹灯”系列网剧,单集投资额便达到500万的规模。也是因此,高投入和优质团队入场,相较同类内容,“鬼吹灯”IP中更快走出了高品质的作品,早期的《寻龙诀》豆瓣评分便达到7.4分,《精绝古城》的出现也一改市场对同类内容粗制滥造的印象。

内容良好的商业化表现和优质的口碑,是支撑创作者持续投入的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该类型内容的持续探索也在加速国内内容产业的工业化发展。

聚焦到“鬼吹灯”网剧开发来看,按照梁静自己的说法,七印象从一开始尝试构建一套工业化创作体系,以提升行业内容创作效率,当下,“鬼吹灯”系列网剧确实已经实现“一年一部”。且伴随着“鬼吹灯”IP改变内容的体系化发展,七印象布局的《古董局中局》系列、《虫图腾》等也延续着与企鹅影视的合作。在这之中,同类内容的多面探索,渐趋稳定的合作模式,都在助推相关内容创作工业化的养成。

如今,《昆仑神宫》收官,《南海归墟》《巫峡棺山》仍将以“一年一部”的进度如期而至。工业化支撑下,内容创作的体系化发展有了更多着力点,这对行业发展而言或许是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