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年轻人为何沉迷“市集旅游”?

时间:2022-04-06 11:35:19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三四月的城市中,创意市集无疑成为最能代表“春天是合法的、免费的致幻剂”这一特质的产物。途觅TOURMEET小红书发布的三月市集地图中,仅一个月就有8个市集待开,四月则有9个,虽然不少市集因疫情原因延期或取消,但“神仙打架”的局面,已初见雏形,更影响着城市旅游的新格局。

当代年轻人,热衷“摆地摊”

在年轻人群体当中,市集到底有多火?《2020 商业地产志年度报告》显示,据不完全观察,2020 年全国多个商场空间,举办了超过 1000 场与市集相关的主题活动。仅仅在上海,就出现了近百个市集形态,包含美食、文创、零售以及娱乐等消费品类。

若我们认真追溯市集的由来,其早在《周易》中就已有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3000多年前,人们为了生活,自发创造了市集,不过,本土复古再生的市集,在名字前前加上“创意”二字的时间,却要短得多。

2004年,在一本名为《创意市集》的书籍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伦敦 Spitalfield’s Market 跳蚤市场及在市场摆摊的16 位新锐设计师和艺术家。“创意市集”也就此首次自国外被引入国内。

当时,创意市集还仅仅是小众范围内的亚文化集合,常常与音乐节、生活节等相伴而生。直到近两年,空间的阻隔让人们对于线下活动和社交有着更深切的渴望,加之经济复苏的需要,市集开始在各个城市中遍地开花。

如今,去市集“摆地摊”、买文创,已然成为了都市年轻人热衷的全新活动,在小红书上搜索“市集”,就有30万+条笔记。

市集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开始以文艺的、时髦的、新锐的等等各异形象与品牌,逐渐占据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城市中心到废旧工厂,从商业中心到潮流街区……城市旅游,正在市集中寻找新的可能。

市集,城市旅游的一把火

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创意市集正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攻略书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样的故事,如今也在本土上演。过去一年,不少城市的综合体、旅游区、创意园等目的地,都因市集而迎来一波热烈的客流。

《2020上海集市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在静安嘉里中心室外广场开设的市集安义夜巷,两个月内的12次活动,共吸引客流近40万人次,其引进的50家左右的商家在市集在期间的销售额超过445万元。

自该市集开放以来,截至2020年中,静安嘉里中心的客流量增长了35%,商场业绩增长了44%;靠近BFC外滩金融中心的BFC外滩枫径市集开幕仅四天,市集客流量就达到近40万人次,带动BFC商场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25%,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89%。

在北京,创意市集同样为目的地带来了惊人的流量。2020年8月,以“国潮书市”为主题的伍德吃托克市集在北京隆福寺举办,仅仅在3天时间里,超过1万人涌入这片被老北京胡同、正在改造的大楼包围的场地,并带动了周边美术馆、咖啡馆、书店的消费。

创意市集的巨大影响力,除了包括综合体在内的城市商业地标发现其蕴含的无限生机,能够带来大量游客之外,城市运营者则更为直接,希望借力市集,为城市旅游加一把火。

2020年,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了一场名为“杭州奇妙夜”的文旅市集,仅3天时间,就吸引了11.8万人次参观,拉动消费3008万元,成为当年杭州一场现象级展会。2021年,新一届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也进一步打造文旅融合,联动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并带来7个城市和地区推出文旅系列产品展销活动,成为疫后杭州文旅的一抹亮色。

不难发现,在当下,城市早已发现了创意市集带动旅游的诸多益处。一是创意市集往往意味着无数具有强消费力的年轻人的聚集,而作为当下时髦的“社交货币”,市集被这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反复宣传,连带着城市一同被推介。二是创意市集所在的城市目的地,被赋予了“网红打卡地”的属性,为目的地带来了二次转型的可能——如北京圆明园的沉浸式光影宫廷市集“拾光买卖街”,便是以历史中真实的“圆明园买卖街”为蓝本,利用圆明园原有商业空间升级改造而成的创新文旅体验项目,将作为传统景区的圆明园,与年轻人的潮流趋向结合。

野餐 / 露营 / 市集,城市乐活方式

不难发现,市集的兴起,与过去两年社交平台上的年轻人当代活动——野餐、露营一脉相承。它们同样诞生于城市,以生活方式的姿态,带动城市旅游向着更为当代的姿态前进。市集为何再生于城市?这与城市旅游的一些变化有关。

“附近游”正当时

人类学家项飙几年前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提出了“消失的附近”的概念,彼时,戳中了无数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他认为所谓“附近”,就是以个人为圆心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而“消失的附近”,则是“如今的社会,大家对自己周边的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

这与城市“士绅化”下的逐步同质化不无关系,因而,也有越来越多“反士绅化”的声音出现。正如美国的著名记者简·雅各布斯曾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猛烈抨击著名城市规划者罗伯特·摩西:“城市规划师在全美国推动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是错误的,他们并不了解人们在城市中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这些项目不会让中心区重生,只会加速它的死亡。尽管那些方案看起来是如此的均衡、有序、整洁、美观和充满纪念性,但最终建造的不过是一个个井井有条的、庄严的墓地而已。”

而在空间被分隔的当下,远行变得阻碍重重,在区域内的小范围旅游,发掘区域中特有的生活意趣,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新旅行。在区域游的过程中,年轻人们重新树立起对“附近”的认知,寻找志趣相投的灵魂。

因此,与近两年火热的城市考古相似,永远有新鲜创意、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市集,也可以说是年轻人从网红地打卡和吃喝玩乐的同质化城市探索中,不断构建起自己新的“附近”,进入到文化消费的一个新的阶段。

旅游模式趋向轻盈

近几年,随着“网红城市”概念兴起,城市旅游日益火热。同时,传统城市景区、综合体自带一种“紧张感”“沉重感”——紧张的行程、紧张的人流量、体验完就后悔的消费……也在越来越“懒”的年轻人的推动下,变得日益轻盈。

越来越多小众且深刻的目的地的出现,城市旅游开始分散为点,旅行者往往不为追赶行程,而是在一个足够好玩的目的地,度过一段零压的轻松时光,即使是旅游中的商业消费,也被隐藏得很好。

比如年轻人会找一片城市角落的草地野餐或露营,不为追逐那些“必去”的风景,只为短暂逃开日常。创意市集同样也是城市旅游变轻盈的产物。其搭载的目的地,往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景点,因创意者的聚集,变得更为先锋且“好逛”。而市集上,贩售的是文创产品、精致食物,“商业”被掩盖在“精神共鸣”之下,更能激起消费的共鸣。

公园之外的新场域

2018年“公园城市”概念被提出后,“在城市中再造原乡”的渴望,正影响着城市更新的路径,“公园热”的潮流在各大城市掀起,诸多公园的诞生,以新公共场域的身份,为市集的诞生提供基础,承载起城市旅游的另一面。

位于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布莱恩特公园,是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公园,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活动数量,曾全年不间断举行一千多场活动,囊括了文学、艺术、棋牌、运动等等,细分种类多达75类,既兼顾年龄,也满足不同文化,接待1200万访客。

“公园热”带来的新公共场域的出现,正如布莱恩特公园一样,为创意市集提供了得以松散而又充满生机生长的空间。如在杭州植物园,这两年就举办过多场不同主题的市集,复古市集、咖啡市集等,白塔公园也本计划举办以家庭为主的艺术/自然市集。

城市旅游如何巧借“市集之势”?

可以发现,创意市集正在占据着都市青年的空闲时间,更成为城市旅游的风向标。未来,市集将如何进一步成为城市旅游的新热力?以下几点,或许是一些重要方向。

潜在地标「推荐官」

从前文的数据中,创意市集对于客流量的强大吸引力已无需赘述,而城市旅游的发展,恰恰可以借助创意市集,将更多新的微旅游地标在线上线下同步曝光。

放眼国外,已有过成功案例。在泰国曼谷,拉差达火车夜市曾经只是一片空地的场地,但因为市集的出现,这片场地变得越来越热闹,甚至与泰王国、郑王庙等传统景区一起,成为当时曼谷旅行团必经的景点之一。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影响,这一市集已经关闭。

而在如今本土集市大热的大背景下,一批城市文艺小众新地标也有了被推介的可能。以杭州为例,在3、4月集市的举办地中,除了商业综合体,以及传统的景区,如太子湾、植物园之外,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象山艺术公社、田野与季风,甚至某个风格村落等等,均是成为了旅行攻略书之外的年轻人聚集地。

区域气质「担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市集的井喷式爆发,不少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市集内容的同质化、形式不稳定,以及商品的良莠不齐,都成为阻碍市集商业价值发展与城市旅游推进的关键因素。

城市需要找到那些真正与自身气质相接,彼此共同前进的创意市集形式。在一些国外城市,气质相接的市集,甚至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如在本就有着“朋克摇滚朝圣地”之称的伦敦Camden Town街区,这里有多个风格独特的市集,如以服装和配饰为主的Camden Lock Village、以时尚物件为主的Camden Market等,造就了独特的旅行地标签。

在国内,创意市集也逐渐开始走向差异化,打造符合城市调性的市集。去年年底开幕的三亚落日市集,就以海边落日为主题,在大东海的地标——大菠萝一号港湾城展开为期近两个月的活动。

为契合目的地的度假属性,现场将布置落日余晖光影艺术打卡装置,邀请三亚本土的小众品牌“出摊”,营造惬意的海岛度假氛围。这一市集,便在一众同质化的市集中,显得尤为独特。

城市跨界「大师」

《2020上海集市发展白皮书》指出,市集除了对商圈差异化定位有所帮助外,市集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拓宽文化发展的渠道,推动文化创造性保护与创新。

创意市集以“创意”之名,吸引的除了年轻人之外,也有不少文化公司、消费品牌关注市集,试图从中寻找创意。甚至有合适的契机,甚至还能实现城市旅游背景下的异业合作。

以Prada与乌中市集的合作为例,为开展2021秋冬系列的宣传,Prada把快闪店首次搬进了上海网红市场乌中市集,使得这一目的地一度成为城中热门的打卡地,也造就了城市旅游的独特案例。

创意市集,正从春暖花开中走来,承接着年轻人的追捧,与城市经营者的期望。未来,它将如何走向与城市旅游的水乳交融,成为寻找新“附近”的一束光,时间会给出答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