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彻底击垮一家资本明星公司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15个月。
2021年1月11日,美国微生物制药公司Kaleido Biosciences(KLDO)宣布,针对于轻中度COVID-19患者的临床试验K031研究已经完成了350名患者的招募。
当时,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虐,踩中新冠热点的K031一度被资本视作“抗疫神药”,KLDO股价则在临床招募完成消息公布后的三周内,由不到10美元涨至20.5美元,实现翻倍。但谁也没有想到,彼时20.5美元的价格却成为KLDO永远无法翻越的历史高点。
今年4月8日,这个曾经被资本寄予厚望的公司向SEC提交申请,宣布打算停止公司运营、解雇剩余员工并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此消息一出,立马引起股价巨震,随后两个交易日中,KLDO股价由1.48美元暴跌至0.2017美元,市值仅剩0.09亿美元,近乎蒸发殆尽。
然而,KLDO的价值毁灭只不过是如今Biotech们的一个发展缩影。在最近一个月中,全球宣布大规模裁员的Biotech就有接近二十家,这其中不乏Gemini、Bluebird、Athenex这样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明星公司。
密集的裁员或许仅仅是个开始。
大洋彼岸,一场关于Biotech的风暴已经开始积聚。寒冬里,裁员、临床终止甚至破产清算成为Biotech的常态,也不必太过惊讶。
01 Biotech明星是如何坠落的?KLDO曾经是一家耀眼夺目的Biotech。
其背后的金主是孵化了Moderna等公司的全球顶级投资机构Flagship Pioneering,2017年Flagship Pioneering斥资6500万美元推动KLDO走向资本市场。
在完成1.01亿美元C轮融资后,这家宣称主打“新型药物化学和营养保健产品”的微生物制药公司于2019年登陆纳斯达克。此前,KLDO通过融资和IPO获得的资金累计超2.4亿美元,约合15.28亿人民币。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Biotech明星,如今却走到了末路。这也再次例证了新药研发九死一生。
裁员、破产、退市,如今的KLDO已经无力回天,但其针对于微生物组代谢疗法(简称MMT)的研究依然值得业界肯定。
在身患大脑相关疾病或癌症的情况下,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发生一些特定变化。很多研究将这种变化归结为受疾病的影响所致,但在KLDO的研究下,肠道菌群的变化反而是发生疾病的因素之一。
因此,KLDO产生了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通过干预肠道菌群,进而改变疾病通路,以此来治疗疾病,也就是MMT。
KLDO此前的候选药物KB109,正是基于MMT 技术开发的一款治疗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口服靶向聚糖,可以通过选择性提高肠道中特定细菌的丰度,来解决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据KLDO透露,在COVID-19 患者身上,KB109能够增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调节免疫反应。
然而,就在去年初K031临床试验完成患者招募后7个月,KLDO收到来自FDA的警告信,内容涉及其在COVID-19研究中使用COPD药物KB109运行的项目。
FDA表示,KLDO未能为使用KB109的研究寻求研究性新药申请。而KLDO则以KB109是一种食品而不是药物为由,辩称不需要获得IND授权。显然,这样的辩解并未改变事情的进展。
可以说,KLDO为了将KB109迅速推向市场,在患者招募时投入了很多资源,但最终公司却因为KB109而遭到FDA的处罚。今年2月,公司被迫选择终止了KB109的2期临床研究。
事实上,KLDO的破产并非没有先兆。在去年11月的电话会议中,KLDO曾披露公司此前融资获得的2.4亿美元现金,已经消耗殆尽,仅剩下5570万美元,只能坚持到2022年第二季度。
为了活下去,今年1月KLDO宣布裁员30%。CEO表示,公司已采取措施调整公司规模并重新调整资源,以争取公司未来的成功;管理层也曾试图进行包括KB295管线在内的剩余资产重组,但无奈并未成功,这才导致刚刚进入2022年二季度,KLDO就宣布停止所有业务。
临床终止、现金告急、大幅裁员、破产清算,在KLDO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家Biotech坠落的整个过程,即使其背后有一流投资机构加持。
而在这个寒冬里,这个命运有可能落在任何一家新药研发公司身上。
02 山雨欲来风满楼KLDO的失败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以来就有接近20家药企披露了裁员计划。
其中,既有吉利德、默克、赛诺菲、诺华这样的明星企业整合资产进行的主动裁员,也有像Gemini、Bluebird、Athenex、Akebia那样因业务受阻而被迫进行裁员的Biotech。
与那些大药企的战略整合相比,Biotech显然不会那么幸运。
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行动足以表明,大洋彼岸的Biotech正经历着近几年来,最难熬的市场低迷期。
根据Evaluate Vantage披露的数据,西方资本市场中,Biotech无论在融资额还是IPO数量上,都呈现出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新低,投资者对于Biotech的热情已经降至冰点。
以最受追捧的肿瘤板块为例,2020年登陆美股的Biotech上市当天平均涨幅在50%左右,至年终涨幅超100%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仅有2家公司全年涨幅为负;到了2021年,Biotech新股上市首日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涨势,但到了年终,行情可谓惨不忍睹,仅1/3的公司全年涨幅为正,跌幅超过50%的公司占比同样接近1/3。
资本市场热情的下降,已经开始出现Biotech企业IPO受到影响的情况。3月份秘鲁医疗保健公司Auna宣布撤回IPO申请,甚至医疗器械公司Samsara Vision为了上市,削减了40%的IPO发行额度。
伴随着Biotech在资本市场中表现的持续萎靡,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这也迫使企业不得不摆脱牛市中的“初创思维”,必须以更加成熟的战略去思考问题。
上述裁员的Biotech公司中,一次性裁员80%的Gemini Therapeutics(GMTX)是规模最大的。
GMTX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企,目前尚无产品商业化,最接近成功的药物是GEM103,一种治疗继发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精准药物。
上市至今,GMTX始终处于亏损之中,2020年亏损4083万美元,2021年亏损7187万美元。目前,GMTX公司账面资产仅剩下1.37亿美元,即将无钱可烧。
迫于资金压力,GMTX已经在去年10月进行了一轮20%的裁员,如今二轮裁员更是将规模扩大至80%。据GMTX透露,裁员后将砍掉多余管线,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GEM103的研发之中。
换句话说,GEM103将成为GMTX公司的最后豪赌,如果失败,那么其或许就是下一个KLDO。
无独有偶,Silverback(SBTX)同样是一家未实现商业化的创新药企,虽然其依然拥有2.54亿美元的资金储备,但过去两年3295万美元和8948万美元的净亏损,也让管理层压力倍增。
为了进一步减缓资金储备的消耗,SBTX管理层决定停止临床肿瘤学的研发管线,并解雇27%的员工。很显然,SBTX公司是聪明的,在企业还没有遭遇危机时的主动求变,明显可以让其在未来更加游刃有余。
同样陷入绝境的还有Akebia Therapeutics(AKBA),在3月30日FDA拒接AKBA关于vadadustat治疗慢性肾病的新药申请后,公司被迫裁员42%的员工。
AKBA唯一商业化的产品为治疗成人高磷血症的Auryxia,但仅仅依靠这款产品,难以扭转公司沉重的成本支出。过去两年,AKBA分别亏损了3.83亿美元和2.83亿美元,而账上的剩余现金只剩下1.5亿美元。
继续翻开其余被迫宣布裁员公司的名单,可以发现它们大多为刚刚起步的初创公司,主营业务尚不能创造可观的收入,但账面资金却已经所剩无几,恐难以支撑后续的研发及运营支出。
像Bluebird、Taysha Gene、Zosano Pharma等公司,虽然本次裁员比例都不是很高,但他们公司账面的资金已经难以支撑常年的亏损,大概率这些公司未来仍将有新一轮的裁员动作。
本轮Biotech企业的寒冬,不是政策层面,也不是宏观环境,而是这些公司本身缺乏竞争力所导致的必然。就好像温室中的花朵突然离开了室内,迎接它们的只有凌冽的寒风。
当资本不再无线纵容这些中小型Biotech,迎接它们的就是如何创造利润的实际问题。核心管线迟迟难以获批,过去的故事已经无法吸引新的投资,在自身资金耗尽后也就自然而然的退出市场竞争。
这批被淘汰的Biotech不仅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而且也让整个行业的景气度持续下降,很多自身业务能力不错的公司,可能也会因为市场的谨慎而失去融资能力,或许会出现资本错杀的情况。
因此,在凛冬之下,Biotech们必须开始筹划如何合理运用资金,并向市场证明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铺摊子烧钱了。
03 药企必须学会适应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突然来袭的裁员潮并非坏事,最起码它给我国医药初创企业提了醒,是时候改变发展策略了。
过去几年中,受益于政策的利好,我国一大波初创型Biotech得以登陆资本市场。那时候市场极度热情,只要公司能够展现出发展潜力,那么就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
一时间,想象力成为了Biotech的关键词,它们提出的口号已经不再局限于“me better”,而是“first in class”和“best in class”。甚至有很多公司,一次性布局多个适应症的创新管线,给资本市场画了很大的饼。
做属于国人自己的创新当然很好,但这其中的难度也超乎很多投资者的想象。当市场乐观的时候,这样做能够鼓励投资者信心,为企业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融资,就像很多华尔街的明星公司那样。
但当真正的寒潮来袭,投资者们才吃惊的发现,原来这些曾经华尔街的宠儿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查理芒格曾说过:“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同样的,当投资者看到了美国Biotech公司在逆境中的乏力表现,自然也就开始远离他们。
天冷的时候,最好的避寒方法就是躲在家里。与之类似,对Biotech而言,收起过去一心发展的雄心,集中资源放到核心管线中或许才是最好的御寒之策。
过去9个月中,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出现了连续9个月的持续下降,由当初的2925点暴跌至如今的1200点左右,整个市场的估值相当于打了4折。
显而易见,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与华尔街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资本对于Biotech的信心正在持续瓦解,这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
这样的背景下,过去那种“画大饼”的估值将毫无吸引力,如何拿到融资?唯有用实力说话,依靠强有力的竞争管线去说服投资者。
美国裁员潮只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的破产重组潮或将在不久之后到来。中国Biotech公司想要在逆境中良好发展,唯有用实力说话,用产品销售数据来说服投资者。
在真正的寒冬中,庞杂的管线或将成为负担,集中资源优先孵化核心产品或许才是上策。毕竟对于保守投资者来说,没有上市的产品实则一文不值。
关键词: 生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