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世界聚焦:追星二十年,我所亲历的饭圈

时间:2022-10-06 16:53:43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长假就是成年人的寒暑假,怀旧经典就是童年的那顿肯德基,是剧变里的不变,纷扰里的熨帖。


(相关资料图)

当第N次重温《我爱我家》的硬糖君,又一次看到贾圆圆又是逃课又是撒谎只为见张国荣一面,突然想到:如果阿荣还在,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贾圆圆,还会逃班去看阿荣的演唱会吗?

《我爱我家》风靡上世纪90年代初,12岁的贾圆圆就是改开后80一代的缩影。他们接触港台音乐,沉迷韩流日音,也曾被批判是“垮掉的一代”,可以说是内娱的初代追星族。

长大成人,他们有人早已将往事尘封,只当是年少荒唐;也有人按部就班结婚生子,但偶尔买买爱豆周边,怀念下青春岁月;还有人初心不改,仍能从追星中汲取快乐。

Karina就是个依然奋战在一线的80后追星族。偶像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哥哥姐姐到弟弟妹妹,最新喜欢的小爱豆比她小了整整22岁,“是我努努力能做她妈的年纪”。

二十多年,Karina经历了内娱追星群体、追星方式的变化,也见证了饭圈从无到有。她说,如今追星越来越方便了,只是没有以前快乐。

不过她还是会继续追下去,因为“追星人永远年轻,人生有多长,就追多久的星”。

定格17岁

与多数默默关注爱豆、从不混饭圈的大龄追星族不一样,我好像还和17岁一样有着异乎寻常的分享欲。必须找到同好,追星的快乐才能圆满。在找同好的过程中,也就经历了内娱饭圈的从无到有。

90年代到千禧年这段时间,我最开始追的是spice girls,贝嫂那个组合;后来又在堂姐的影响下喜欢上了韩国男团HOT。那时候明星不多,尤其像HOT这样的青少年组合更是凤毛麟角,不需要刻意去找什么饭圈,身边的同学就是同好。

韩流刚入华时,电脑对于许多家庭还是奢侈品,我和同学们获取欧巴最新消息的渠道就是各类娱乐杂志,大家最爱买的是《当代歌坛》和《偶像快递》。前者涉及明星多,消息广,后者以日韩为主,花边多。

对小学生来说,这两本杂志并不便宜,而且每个月都要买。我们都是几个人凑钱买一本,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内页和新闻就撕下来分掉。所以后来看到《请回答1997》中程诗源和同学撕杂志那一幕时,我在电脑前哭出了声。

千禧年后,家里给买了电脑,装了网络。拨号上网的网速虽然慢,却还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拨号上网会占用电话,只能趁大人不在偷偷摸摸看两眼。逛最多的是粉丝论坛,同好们在那里分享欧巴最新动态、展示各类创作。也是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同人文。

不过那时太小了,比起看文更关心哥哥们的消息。为了能获得一手消息,我也试过和海外粉丝通过邮件进行交流。零几年的时候不是都有聊天室嘛,姐姐们会贴出来怎么登陆注册海外聊天室的教程,就有机会认识一些韩饭。

语言不通也挡不住那种年少热情,那时候我都是靠文曲星翻译和蹩脚英文和韩饭发邮件沟通。对方是个住在首尔(当时还叫汉城)的女高中生,还跨国给我寄过明信片。只是随着HOT解散,我们也就逐渐没了联系。

HOT解散后,我有点处处留情的意思:追过一阵Twins,也因为《骑士精神》喜欢上了蔡依林。在网上搜蔡依林新闻时,无意中点开一篇贴吧炮轰蔡依林抄袭滨崎步的帖子,莫名其妙就成了可瑞狗(滨崎步粉丝)。也是那个时候,贴吧成了我追星的新阵地。

回想起来,在贴吧追星可能是我学到最多技能的一段日子。十几年前在贴吧从闪闪字开始学起的PS技能,直到现在还用得上。

Karina以前做的签名图

在贴吧也交到了许多现在还有联系的好朋友。那时候上中学,身边同学要不铁血二次元,要不埋头学习。追星同好从身边好友转移到了网络,我们不仅做签名、闪闪字送给对方,我和上海的一个追星姐妹还互相给对方寄试卷,就为多熟悉点题型。

贴吧时代也是我最后一次和同龄人一起追星。2012年EXO出道,我也再次投身韩流。刚回归挺不适应的,一起追星的人都变成了妹妹。而且无论想不想做大佬,多少都要混混饭圈。

现在我已经接受了没法和同龄人一起追星的现实。反正网络是虚幻的,把自己塑造成00后不就行了吗? 在网上,我就是永远17岁的追星女高中生。

一路同行的人们

从90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追星生涯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追星圈子内部规则的变化。追星越来越方便了,但规矩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种“饭圈内造神”的感觉。也正因如此,我经常会想念曾经那些姐姐们。

追HOT的时候,真没有所谓大佬和小粉丝的区别。那时我作为小学生没有任何产出能力,甚至不会吹彩虹屁。但那些已经上高中的姐姐饭并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些小学生,精通各种技术的粉丝也从不以“大大”自居。

大概因为当时都是第一次追星吧,无论是线下的同学,还是论坛上的姐姐们,大家想的都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欧巴的爱,怎样给其他同好分享更多欧巴的消息。没人想靠这个赚钱,也没人觉得我技能多我就高人一等。

当时的媒体对追星族比现在更疾言厉色,断言我们在这些“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小流氓”影响下,人生迟早一塌糊涂,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只能沦为盲流。实际上,我知道的追星族不仅没那么不堪,反倒是很多人因为追星打开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比如赫赫蓝姐姐,HOT大热CP佑猴写手,她更广为人知的笔名是蓝淋。如果不追星,或许蓝淋不会走上网文作家这条路;

我堂姐,也是带我入坑HOT的人。她为了欧巴们自学韩语,毕业后进入某央企。面试官表示,就是看中了她英韩双语的能力;

还有影子姐姐,因为追欧巴时和许多韩饭交流,有了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她学的对外贸易,现在好像也进入了大跨国企业。tony欧巴还和她半认真地提过,让她去自己的公司做管理。这大概就是追星的顶点了吧。

初代追星族从事娱乐圈相关工作的并不多。我认识的那些姐姐们,有人在高校做老师,有人在企业任高管,也有人干个体户。追星让她们学会了更多技能,也给了她们走出去的勇气。

现在的饭圈规则时常让我感到迷惑。专门靠饭圈吃饭的人变多了,粉丝变得更虚荣,“爱”成了最不值一提的事情。虽然我也花钱,但我很不能理解那些动不动就要别人贴消费记录,花钱不多或白嫖就不配喜欢的行为。

Karina目前的新欢之一

饭圈的层级制度也越发鲜明,甚至还有所谓“前辈饭后辈饭”之说。可能是韩娱那套前后辈等级制度在内娱的映射吧。

而且挺奇怪的,初代团时其实没有所谓“唯饭”。大家都是团粉,只是有最喜欢的那一位。也可能是那时能喜欢的团就那么几个,没什么好争的吧。现在团饭倒好像低人一等一样。

现在追星很方便,上午的新物料下午就有翻译,不用像过去那样几个人硬啃生肉,但粉丝群体也没以前纯粹了。可能就和“作业太少”一个原理,追星变得方便了,粉丝才有心思去折腾那些乱七八糟的“圈内规则”。

万物皆可追

外界提到粉丝,总会套用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崇拜者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但以我个人的感觉,根本没那么复杂,追星动机就俩字:快乐。

我是在小学四年级时追Spice girls,那时候追她们的小学生不多,至少我身边没有,起因就是觉得宝贝辣妹EMMA的双马尾特别好看;追HOT也不是迷上了他们五颜六色的不羁造型,而是因为Hope真的很好听。说实在的,我小时候还很嫌弃他们的杀马特造型呢,好像西游记的妖怪。

追星二十多年,我从欧美友人追到港台同胞,从日娱韩流追到内娱爱豆,只要能带来快乐,就可以追一追。这种快乐既包括爱豆本人带来的情绪价值,也有饭圈提供的附加价值。

追泰星的快乐大于内娱和韩国爱豆

所以,最快乐也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在贴吧追星的日子。

那时贴吧还不是实名制,也没那么多规矩,大家畅所欲言真开心。我最沉迷贴吧是在2005-2007年,当时好像也没有什么亮眼的新星,所以贴吧追星以追古装剧为主。虽然我那时在备战高考,每天还是要花大量时间在《欢天喜地七仙女》贴吧里。

和现在的剧粉不太一样,那时候我们很喜欢七仙女,但并不会把感情投注到演员身上。欢吧是当时最大的剧集类贴吧之一,发帖量极大。我在欢吧也交到了许多至今还有联系的好朋友,家里还收藏着几百封和当年吧友交流的信件。这些信我偶尔自己翻看一下都觉得好羞耻,是黑历史,但不舍得扔,这也是青春的见证啊。

魔幻古装剧是那个时代的贴吧流量担当。现在不是有很多人不懂为什么《水月洞天》会有大量忠粉吗?其实我也是剧粉,可能因为那种魔幻又百转千回的剧情对小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吧。而且当时贴吧的人年纪都差不多,与其说怀念那部剧,倒不如说怀念那段岁月。

说起交友,我觉得现在追星交友也在军备竞争。以前贴吧追星,我给吧友送自己刻录的剧集光盘,大家都很喜欢。她们也会做一些项链手串什么的给我,现在还在我家里收着。

到了微博追星时代,我认识的几个粉丝,一出手就是互送什么菲拉格慕的鞋子、小香的彩妆套组。不得不说,现在的小妹妹可真有钱。

除了常规的欧美明星、日韩爱豆以及内娱偶像,我也追过一些奇怪的“星”,比如中东土豪王子。

对土豪王子,算是很短暂地爱了一下。那段时间审美有点剑走偏锋,觉得大胡子中东人特别帅,误打误撞认识了几个同样喜欢大胡子的,就在网上云追过一阵。

网红王子哈曼丹

细究起来这也不算追星。我们几个同好就是通过社交媒体和英文官网,获得一些王子们的近况,插科打诨品评一番。放弃的原因也很简单,没勇气去学那些中东话,光是照片的话,看多了也就没意思了。

我也追过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冷到什么程度呢,我感觉除了我和他家人朋友就没人关注他账号。这种没法和别人讨论的“星”都是速追速忘。对我来说,与同好交流是追星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一环。

饭圈发展到现在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我觉得外界对粉丝还是太妖魔化了。追星二十多年,关于“追星带歪青少年”的说法我也听了二十多年。可我不也成为了有稳定工作、和睦家庭的“可靠的大人”吗?

而且坦白讲,我人生中有许多至暗时刻,都是靠着追星度过的。追星让我有了许多朋友以及情绪宣泄的渠道,有些我不能对身边人说的事情,反倒能和追星朋友畅所欲言。

所以我想,即使成为了大人,贾圆圆也会逃班去看阿荣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