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国产剧豆瓣评分,听谁的?

时间:2022-04-23 18:48:29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几天前,迪丽热巴和任嘉伦的新剧《恰似故人归》在豆瓣开出5.8分,在网上引起了一阵有关“高了还是低了”的讨论。优酷官方亲自下场发微博,用两个emoji表情代指开分“离谱”。转发和评论区迅速分成两派,一派是剧粉,觉得该剧被豆瓣“恶意控分”,并且号召大家去打分;另一派则觉得5.8高了,“玛丽苏古偶还想要多高的分?”

5.8到底高还是低暂且不论,但此事再次印证了豆瓣评分目前仍然无可撼动的地位。几乎每一部热门剧开分时,这种讨论都要再来一遍,除了讨论分数本身之外,打分人数、开分时间、分数波动等所有相关的指标,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舆论场上的热门话题。

近两年的豆瓣不太平,先是被罚款,而后又停止了秘密小组的服务,停用了一系列人数众多的娱乐小组。而作为豆瓣的“拳头产品”,豆瓣评分虽然只是豆瓣诸多功能中的一个,但它背后却蕴含着几乎超越其他所有功能的价值。虽然各视频平台都开始做评分体系了,但豆瓣仍然是大多数习惯根据分数来决定观看与否的用户的首选阵地。

也正因如此,豆瓣评分的一丁点儿趋势,都会被发现。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新的剧里,没有一部超过9分,最高的是冬奥题材剧《超越》,也只开出8.2分,打分人数不足3万,相比于去年有《山海情》和《觉醒年代》“镇场子”的Q1,今年到目前为止播出的剧在评分上,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到底是国产剧越来越差了,还是豆瓣用户越来越严格了?

评分跳水的第一季度

豆瓣评分评分的整体波动一直以来都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国产剧评分的“通货膨胀”是上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良心好剧”的门槛从前几年的8分逐渐上调到9分,也因此引发了“评分含金量下降”的讨论。

门槛的上调,源自8分剧数量的增加,以及9分剧的出现。在2019年,国产剧TOP10的平均分为8.23,排名前三的是《我在未来等你》(8.6)《小欢喜》(8.4)和《陈情令》(8.3),2020年,依托于悬疑赛道的异军突起,平均分也来到8.67,《大江大河2》和《沉默的真相》晋级9分剧行列,《隐秘的角落》也拿到8.9分。

去年,评分TOP10的平均分稍有回落,但也有8.53,而且9分剧的席位也增加到三席,分别是《觉醒年代》(9.3)、《山海情》和《功勋》(9.2),均为主旋律题材剧集。

不过,从今年开始,国产剧的豆瓣评分好像又有点“紧缩”的趋势了。和去年同期相比,豆瓣评分TOP9的平均分下滑较为明显,从7.54降到了6.92,排名第一的《超越》只有8.2分。

虽然今年只过去4个月,现在要求一部9分剧的出现有点强人所难,但Q1并非没有现象级的大剧出现。上星剧方面,《人世间》在春节档热播,连续霸榜超过60天,热度和口碑都不输,但豆瓣评分也只有8.1;网剧方面,被誉为“开年第一爆款”《开端》甚至没超过8分。

一些被看作是“高分赛道”的类型,也出现了一些质量和口碑都还不错的剧。被“迷雾剧场”带火的悬疑赛道,今年出现了叠加“双男主”buff的《猎罪图鉴》,评分刚刚到7;小成本甜宠剧也是高分地带,曾经出现过7.3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和7.9分的《御赐小仵作》,但《一闪一闪亮星星》也只拿到6.7分。

比分数的变化更明显的,是评分人数的下降。去年第一季度,6分以上的剧只有两部打分人数没有超过10万,分别是《荣耀乒乓》和《我的小确幸》,而今年则有足足五部。除了打分人数超过70万的《开端》之外,其余的都只有十几万人打分。

没开分的剧也变多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豆瓣页面展出的已播/在播剧共有101部,其中有59部目前显示“暂无评分”,占比将近六成,而打分人数超过2万的剧只有15部。

在新剧评分滑坡的同时,老剧却在缓慢上升中。一大批用户为经典老剧打高分,《毛骗 终结篇》的评分从9.5一路上升到9.7,和《红楼梦》《大明王朝1566》共同坐在国产剧评分的榜首,《仙剑奇侠传》以每年0.1的速度稳步上升,现在已经来到9.1,《西游记后传》从6.6开始涨,已经突破8分大关。

另外,和之前几年一样,海外剧也仍然是高分剧集区。今年播出的海外剧TOP9平均分为7.9,比国产剧整整高出1分,前三名分别是《星空下的仁医》《少年法庭》和《语义错误》,评分都在8.5以上。

只根据头三个月的评分情况下结论可能为时过早,但一个可能的猜测是:国产剧豆瓣评分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上升后,终于要迎来回落了吗?

偶然和必然

国产剧的豆瓣评分之所以主流舆论场声量越来越大,是源于豆瓣用户看待国产剧的“批判性”。只有真正优质的国剧才会在豆瓣获得好评,除此之外,任何因素都阻挡不了低分的诞生。2018年,收视率破2的《娘道》在豆瓣只收获了2.5分,迪丽热巴获得第12届金像奖时,《漂亮的李慧珍》从4.6暴跌到了3.1。

2018年后,随着评分重要性的提升,豆瓣的用户生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豆瓣评分人数TOP20的国产剧中,有一半以上都是2018年以来的剧集。打分的人变多了,平均分也升上来了。当“批判性”在国剧领域逐渐变得温和时,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则随之下降,很多人心里的“好剧门槛”也从8分默默提高到了9分。

这种变化有迹可循。早在2010年,豆瓣创始人杨勃就做出决定,将豆瓣的社区功能和书影音服务内容进行重组,再拆分成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和豆瓣社区。这一决定,使得两批完全不同的用户,得以在同一个APP“和谐共存”。

善用书影音功能的,是早期被打上“文艺青年”标签的豆瓣核心用户,电影TOP250中以9.7分位列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能够获得213万用户打分。而热衷看国产剧、喜欢为国产剧打分的用户,不少是随着娱乐类豆瓣小组的崛起而涌入的。

这也是国产剧成为所有评分系统里波动最大领域的原因,相比之下,书影音的评分系统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纪录片、动漫等较为圈层化的内容也同过去一样,属于“高分内容聚集区”。而Q1豆瓣评分的回落,或许跟娱乐类豆瓣小组所遭受的风波有一定关系。

豆瓣核心用户对国产剧评分带来的影响里,“滤镜”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豆瓣的“海外滤镜”由来已久,《开端》成功出海,在Netflix播出后,就有不少网友表示,“如果《开端》在海外首播,至少有8分。”

另外,海外剧的打分人数偏少,也是造成其评分普遍高于国产剧的原因,今年Q1评分前十的海外剧中,只有《少年法庭》和《社内相亲》的打分人数超过了6万。

“时代滤镜”的威力也开始展现。在国产剧TOP20的榜单里,最“年轻”的是2015年播出的《琅琊榜》和《毛骗 终结篇》,有15部都是2010年以前的作品。新剧在豆瓣的突围开始愈加艰难,毕竟每个类型都有至少一部经典作品坐镇。

老剧的“回潮”也是经典剧集评分上升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在全网剧集大盘下滑的2022Q1,老剧有效播放来到了414亿,同比上涨4.3%,在整个剧集大盘中的有效播放占比达54%。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给新剧打高分,不如给老剧打个五星,圆一圆自己的情怀梦。

此外,粉丝大举“入侵”豆瓣对国产剧的评分造成的影响,也像是到达了一个“高点”,开始有反弹的倾向。去年年底,《风起洛阳》播出时遭遇了“超前点评”事件,大量一星和五星的评分在开播前出现在页面中,再次坐实了豆瓣评分的“可控”,也将一切有流量明星出现的剧集评分可信度拉到谷底。

来源微博@豆瓣电影

负责豆瓣渠道维护的小许曾对毒眸表示,像《风起洛阳》《女心理师》这种“多方势力”混战的情况,已经引发了平台的关注。“最近这两部新剧太猛了,尤其《风起洛阳》,豆瓣处理掉了账号。现在粉丝大规模上,我猜测豆瓣肯定要严控五星的,权重很低。”

今年截至目前,还没有一部流量明星参演的剧集在豆瓣获得成功,被粉丝认为“分低”的《似是故人归》,其实已经是当中的领跑者了,正午阳光操刀、张艺兴参演的《相逢时节》拿到4.8分,李易峰的仙侠剧《镜·双城》 只有3.9。

虽然在尚无权威评分体系的国产剧领域,豆瓣评分已经几乎是认知度最高的标准,但归根到底,豆瓣只是一个平台,评分难免受到各种维度的影响,无需过度紧张。即使评分是几万人打出来的“客观”评价,但看剧的“主观”感受,仍属于你自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