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2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期间“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类信息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快递配送、价格促销和直播带货四个方面。此外,无论是平台还是消费者都越发理性,前者小步快跑要“留量”,后者的“理性种草”逐渐走向常态。总体来看,今年“6·18”促销手段简单务实,交易总额正向增长。
从消费维权类舆情来看,今年“6·18”基本延续了去年同期的热度讨论场景。中消协指出,6月1日-20日期间,共收集“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5540365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5.9%,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快递配送、价格促销和直播带货四个方面。
在产品质量方面,“产品质量”类信息达到776701条。“快递配送”类信息590055条,6月13日达到峰值。其中,免费送货上门的货品重量无明确约定的问题,引发讨论热度相对较高。在价格促销方面,“价格”类负面信息达到296040条,先涨价后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是主要的舆情关注点。
在直播带货方面,中消协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237115条。6月18日以后舆情信息量开始增多,6月20日达到阶段性峰值。相关的农产品带货直播正考验消费者忍受限度。
从今年“6·18”舆情内容来看,消费者的关注焦点较为集中。中消协分析称,提振消费信心,稳固消费意愿,质量安全保障始终是首要前提。质量与安全是消费者权益的底线保障,无论是日常销售,还是集中促销,平台作为供需两端的重要桥梁,严把商品质量关既是必备功课,更是法定责任。
中消协给出的案例显示,有“知识与情怀”的直播受到消费者关注,不吆喝“下单”,不鼓动“加购”的新直播范式都值得充分肯定,该类型直播须匹配高质量的供应链和品控。
此外,从今年“6·18”的细分交易额、增长率战报中不难看出,中国消费市场回暖向好的势头的确十分明显。“6·18”期间,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元;天猫平台近300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新品驱动大盘增长,超4500万新品贡献了大盘近30%的成交,410个新品牌、214个老字号成交增速超过100%;苏宁易购平台游戏电视、健康除菌洗烘一体机等高端产品交易量快速增长。
随着全域电商带来的渠道变革的推进,日常流量的获取转化将逐步取代促销节点的集中爆发。中消协表示,新产品、新品牌和新的消费趋势,将引导市场逐渐由销量至上转向更为理性的生意逻辑。平台从大张旗鼓争流量到小步快跑要“留量”,消费者从“冲动剁手”到“理性种草”将逐渐走向常态。
小红书发布的《2022十大生活趋势》调查报告也显示,年轻人看腻了大促的狂欢,消费方式从“头脑发热的剁手”已经转变成“人间清醒式下单”,转向对实用性和性价比的追求。
实际上,趋于理性的不止消费者。美妆品牌方里的负责人也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相比往年,我们对今年‘6·18’还是比较冷静”。今年品牌并没有急于在“6·18”前推出新品,消费者更重视产品的功能价值,争夺曝光和流量的玩法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了。
对于未来大促节的走向,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用户的消费行为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因促销动员产生的某一时间集中购买的行为会逐步变少,大促会变得越来越平淡,消费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