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共充电服务是以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为基础、充电智能服务平台为支撑,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及相关增值服务。2026年后,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持续投入、电动汽车用户需求日益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建设快速发展,中国公共充电服务市场将进入成熟期。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总量达111.5亿度,同比增长57.9%;据易观分析测算,2022年中国公共充电总量将达180.0亿度,公共充电服务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百亿元,预计2025年达485.1亿元,未来公共充电服务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1.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运营商的分类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运营商主要分三类:
【资料图】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行业发展目前主要面临四大痛点。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呈结构性供给不足;不同充电运营商充电网络间形成信息孤岛,互联互通面临挑战;充电设施利用率低、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运营商盈利困难;充电过程安全管理、充电场站运营管理等方面问题逐步显现。3.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的用户特征从用户洞察角度看,中国电动汽车用户的公共充电行为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
用户日充电高峰时段在晚高峰出行前,下午充电需求相对较高;用户充电以快充为主,超半数用户选择公共停车场进行充电;用户充电时长多为0.5-1小时,日充1次用户占比最高;用户对充电桩故障率低、充电速度快等硬件方面满意度较高,而找桩难、排队时间长、充电价格贵等问题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4.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的发展趋势据易观分析预测,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行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加速形成;大功率充电技术研发加快,400kW以上大功率充电设施逐步应用;重点区域车网互动商用试点落地,探索更多商业运营模式;桩与桩、车与桩、各企业、各平台间信息互联互通进程加快;公共充电服务行业由“粗放化布局”向“精细化运营”转型;充电场站运营向一站式服务转型,探索新型商业生态。5.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的发展建议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服务行业的发展,本报告提出四条建议:
加强行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技术标准及安全监管体系;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推动行业高质高效、健康有序发展;创新商业模式,优化电价机制,加快推动产业市场化进程;构建清洁、智能、安全的车辆充电全生命周期智慧补能服务生态。▼
以下为报告全文
共计50页PPT
阅读时间:25分钟
声明须知:易观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和其他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易观分析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情况下,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本文著作权归发布者所有,未经易观分析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分析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分析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分析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关键词: 电动汽车